弘景三年 上京城皇宮內
這寒冬臘月的天兒自是看不見蓮花的,於是這華清池便少了一道景色,但半點不妨礙它的精致華貴。
自大周王朝的太祖皇帝開國以來,便請能工巧匠在這皇宮的太和殿西麵修築了這蓮清池,滿池的蓮花均是粉菡萏這一蓮中之王,夏日時間競相開放才叫人賞心悅目。
蓮之一花本性高潔,加之太祖皇帝對大周太平盛世、海晏河清的期盼,故賜名蓮清池。
廊腰縵回、亭台樓閣隻怕廣寒月宮都不及它的精致華美。專為舉辦宴會之用,可容納群臣百官數以千計。
此刻一場如期舉辦的除夕家宴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宮女太監侍立其間或上菜、布菜或添酒添茶,盡顯這座皇宮華貴與禮數。
“今日雖是家宴,陛下也切莫貪杯。”趙婉看著旁邊的弘景帝又重新添了一壺酒輕聲提醒道。
因著是家宴並沒有戴鳳冠,但是發髻上戴了一頂鑲七彩寶石金冠帶了一對鎏金鑲紅寶石金珠步搖。眉眼間溫柔盡顯唇角微揚,誰看了都要說上一句好一個溫婉賢明,雍容華貴的皇後。
弘景帝轉過頭笑道:“皇後說的是,朕自當少喝幾杯。”
一聽這話,趙婉心裏又甜又澀。甜的是陛下不曾在眾人麵前落她的臉,每每皆是讓人覺著愛重有加,可惜的是她始終覺得少了幾分親昵。
落在外人眼裏這就是一番帝後恩愛,琴瑟和鳴的景象。
隻不過,餘下的妃嬪們怕是要在心裏黯然神傷許久了。皇上與皇後恩愛,分給她們的寵愛自然就要少些。
今日是除夕,皇上肯定又是要去皇後宮裏的。
皇帝登基不過三載,宮中嬪妃不算多,除皇後外僅有六位妃嬪。
原不過是因為先帝病逝得突然,陛下倉促登基,前太子造反案又有許多細節處尚未收尾完全,便隻提攜了兩位大臣家的女兒進宮以示看重。並稱待孝期過了之後再談選秀之事。後宮這才有了六位主子。
皇帝不急倒是急壞了底下一眾大臣們,恨不得一眨眼就到明年去才好。
宴席上,觥籌交錯間,卻聽見一聲敲擊編鍾的聲音聲,緊接著琴聲與蕭聲交織響起,一群穿著嫩黃色舞裙的舞姬帶著麵紗絡繹上場。
原來是教坊司進獻的歌舞,名喚《蓮花台》。有一座栩栩如生的大蓮花台隨著搬上殿,舞姬站在台中央,配著黃色的舞衣,豔麗無雙。
舞姿蹁躚,體態玲瓏,細腰楚楚。讓人感歎這教坊司調教人的法子屬實上乘。
“這教坊司倒是進益了不少,教出來的人越發招人稀罕了。”
汪嬪這話裏倒是透著好大一股酸味。
淑妃順著汪嬪的目光看去,被一眾舞姬圍繞在中間的女子赤足帶著銀鈴在蓮花台上舞——豐姿娉婷且腰肢纖細,本該是美顏妖嬈的長相,看著眉眼間卻是皎若秋月,一副冰清玉潤之姿,足以當的一句絕世尤物。
這般女子,隻怕是神仙來了也得動一動凡心。
淑妃轉過身去看上座的弘景帝,果不其然,隻見他眼中興味盎然,與之往常透著幾分不一樣的神采。淑妃心中暗道不好,隻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