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七式練法與殺招(1 / 2)

看著手中的光盤,周雨生有點哭笑不得。這個光盤是張誌堅走時留下的,還很鄭重的跟他說了一聲是很重要的東西,不要輕易示人。不過看到這樣一個造假一毛錢一個的刻錄盤,周雨生實在興不起什麼敬畏之心。

真正讓周雨生興奮地是,淩寒終於決定傳授他天火同人的技巧。據淩寒所說,太極聽勁和聲隨手出是這門技藝的入門之法,如今周雨生已經將之掌握,也就可以將絕藝傳授給他了。事實上,周雨生的太極聽勁在最近才剛剛突破,他按照淩寒說的方法,注意聆聽每一種聲音,終於在上次打CF時才算真正領會。

太極聽勁的修習還要注意每天摩挲耳根部位,同時在很多時候要閉目不看,光用耳力來聽,才慢慢鍛煉出來。事實上人體的潛力是非常大的,一個聾子的耳力至少要比一個正常人好三四倍就是這樣的道理。

不過周雨生也沒做什麼遮眼訓練大法,而是平時多用心,十幾天下來耳力也就有了明顯的提高。再加上有一個形意大師從旁指點,這才能夠推動那個幾百斤的大磨。可是要像張誌堅霸王舉鼎一樣將石磨舉起來,周雨生估計自己得再修煉很多年才行。

“師傅,你看都不是外人,我叫王雪純她們來一起學唄……”周雨生道。

“不行,法不傳六耳這句話沒聽說過嗎?”淩寒佯怒道。

“不是吧,師傅。人家王雪純可是把壓箱底的功夫都教給我了。”周雨生說。

淩寒:“不行就是不行,不過……”

周雨生:“不過什麼啊?”

淩寒:“不過我雖然不讓她們學,可是經不住某人私自的教。你要做什麼我卻是不管。”

周雨生一喜:“哈哈,我明白了。我一定好好學。”

事實上淩寒此舉頗有深意,一個是王雪純和陳一鳴都有授業老師,就算自己肯教她們,對方的老師願不願意還是一回事;二來則是希望促進年輕人之間的相互交流,如今武術雖然有些沒落,但淩寒相信在周雨生這一代人共同努力下,武術一定會發揚光大的。

“之前我已經說過,我這‘天火同人’的功夫,既是太極也不是太極,其中融合了一十二種古拳術。我現在隻能先教你前七式,因為後麵的功夫非暗勁不可練。”淩寒說道。

淩寒:“你以前應該看過《莊子》中的《庖丁解牛》吧?”

周雨生:“是啊,在初中課本裏學過。”

淩寒:“庖丁解牛講了一個姓丁的廚子,用一把刀來為牛剔骨,這把刀用了十九年竟然還是光潔如新。那是因為他解骨的技巧已經超出了普通技藝之故。超乎技而近乎道,不外乎如此。”

“日本人無知者無畏,把武術成為武道,劍術成為劍道,等等等等,實是非常可笑。就像是韓國對自己的祖先沒信心一樣,總喜歡拉大旗作虎皮。”

“事實上,武功都隻是在術的方麵罷了。真正接近了道的程度,那就幾如規則了,那便是孔子他老人家古稀之年才達到的‘縱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為師雖然功夫練的爐火純青,但也隻是技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