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振率兵到達郭家鎮,隨即對鎮子發起猛攻。

薑羽斌領騎兵在鎮子四周遊弋,解決掉逃出鎮子的魏軍。

梁辰初為都尉,手下僅有百餘人聽命於自己的的精銳,命令其他部隊在鎮子入口拚死抵抗,自己領著精銳偷襲肖永振的中軍。

中軍僅有百人,雙方陷入慘烈廝殺,但終究是義軍更勝一籌,憑借最優良的待遇以及鴛鴦陣將魏軍殺得敗退,梁辰憑借自身勇武連破兩個鴛鴦陣,但也被傷了腿與腰,狼狽而逃。

薑羽斌隨後領軍趕到,俘虜這夥魏軍,郭家鎮大勝。

梁辰隨後被當做俘虜一路押帶,後投降,作為一名夥長領兵,屢立戰功,作戰勇猛。

義軍兩日後南下,左衝右突,險些陷入包圍,最後從一條小道上突出包圍,殺向豫州境內,攻城掠地,引得北麵近十萬大軍南下征伐。

雙方在豫州廝殺半月,義軍人數不減反增到兩萬,官軍卻銳減到五萬,兗州軍更是被殲滅大半,剩下的龜縮在兗州一隅防禦。

在豫州轉戰十多個郡縣,而後又再次遠遁出其不意殺向徐州。

從南往北殺,引得羽林軍三萬,禁軍兩萬再次出兵圍剿,揚州出兵一萬,荊州出兵兩萬進入徐州。

雙方在徐州殺得難解難分,官軍雖然人數占優勢,但總屢屢被埋伏偷襲,在此折損近半,隻剩六萬之數。

其中羽林軍被吃掉一半,喪失了繼續進攻的能力。

雙方議和,義軍占據徐州北部與青州,其餘地方還與朝廷。

依照合約,義軍迅速攻占青州,同時將徐州其他地區的兵力撤回,但仍舊留有少部分兵力在各處鄉村,與縣城分庭抗禮。

皇帝急於在北方戰場分一杯羹,便撤回禁軍、羽林軍,稍作休整便拉去北方,同時從西麵以及蜀地拉來兵馬去北方,以及防備青、兗州的義軍。

外無強敵,義軍內部大刀闊斧的發展內政、民生,解決糧食危機後,便再度擴充兵力達到五萬正兵,十多萬農兵,同時徐州地方發展兩三萬兵馬,分布在鄉村山林,窺伺縣城,民生倒是逐步上升發展。

年末,北方金再敗燕,魏趁機分一杯羹,與金瓜分燕,占據半個幽州,軍事實力略微膨脹。

隨後便是幾個月的平靜。

夏收之後,魏再起戰端,被義軍擊敗,義軍發布討賊檄文,順勢占據整個徐州以及豫州半部,金人趁機自冀州南下直取京城,一路從並州叩關。

義軍轉而攻略冀州,與金軍在冀州大戰三場,兩勝一敗。

金人畏懼,呼叫援兵,意圖聯結魏一起攻打義軍。

義軍一路南下豫州,包抄兗州以及京城,一路在冀州與金軍對峙,收取民心。

皇帝驚恐,欲棄京城而走,義軍先一步攻入城中,收攏整個豫州、兗州,並向西攻略洛陽。

留居揚州的七皇子順勢登基,發誓北伐。

義軍與金軍對峙一月,互有勝負,並州抵抗激烈,金軍後繼無力,搜刮一波後撤退。

義軍順勢占據冀州,並州等地傳徼而定。

對內消化地盤,整頓兵馬,登基稱帝,國號:漢。立皇後,楚白錦。

次年夏收,繼續消化地盤,小股兵馬攻略揚州,偽帝慌亂而逃,揚州輕易奪取。

金軍再度叩關,漢軍頑強抵抗,雙方攻伐不斷,漢軍鐵血不畏死,良將名帥頻出,數敗金軍,殲敵五萬,威震天下。

貪汙案,牽連過千,自上到下砍頭數百,刑罰數千,吏治為之一清。

二年,攻略荊州,向北攻略幽州,出騎兵威懾草原。

三年,攻略蜀中、交州,窺伺河西走廊,向北防禦。

四年,攻略河西走廊,向北進取全幽州,直搗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