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百年孤獨(1 / 1)

三人看到百年前玄奘法師留下的信件,都大感驚訝,李袞小心翼翼的取出信件,這信件曆經百年歲月,已經滿是灰塵,不過寫信的紙張卻是經過特殊處理用藥水浸泡過的,否則也不可能保存如此之久。

“快看看上麵寫的什麼?”阿靈急不可耐的催促道。

李袞慢慢從信封中抽出信紙,一股濃鬱的中藥和墨香的混合味道湧入鼻腔。

隻見那信中寫道:

能得此信者,必是有緣之人,百年後或許我已名揚四海,可一切都不過是空空然而已。

自大唐滅中原群雄,曆經百年戰亂,終於歸於一統,而佛事也日漸昌隆,貞觀年間我奉太宗皇帝命於西天拜佛求經,在臨行時,太宗皇帝曾秘密召見,對我說道:有仙人曾夢中指點唐王,大唐國運將曇花一現,如不找到龍魄,百年後國運必被斬斷,此次求經意義非凡,除求取真經外,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探尋龍魄的下落,而我經曆七年跋涉,最終到達天竺,又曆經七年多,終於返歸大唐,我求取到了我心心念念的真經,然而在西天路上卻遇到了種種光怪陸離之事及異國風情趣聞,我已無法細說。

至於龍魄,卻無緣得見,不過在歸途中卻意外得到了一張羊皮卷,其中記錄的地點應是龍魄所在地,可我已年老體弱,自知與這上古遺物緣分尚淺,隻好將羊皮卷帶回大唐,我不知道龍魄對於大唐是福是禍,故而並未向唐王稟報此事,隻將真經帶回,可這曆經萬裏跋涉取得的真經卻並未得到朝廷的重視,後來我才得知唐王派我取經的真正目的是尋找龍魄,所謂的取經隻不過是幌子而已,因我並未完成唐王交於我的任務,故而觸怒唐王,被囚於萬佛寺中,名為講經說法,實則監視看管,寺中僧人皆為朝廷監視臥底,我心灰意冷每天祈求佛祖,研究經書,大感真經造化無窮,望有緣人能將真經布道世人,可今我已老邁,自知癡心無望,隻得將這些秘密和緣由封於此信之中,後世如遇有緣之人,望憐我14年赤誠之心,跋涉之苦,將真經布道眾生,至於龍魄,亦待破解其中奧秘,至於福禍,隻能順天由命而已。

玄奘頂禮叩首

看完玄奘法師的這封信,三人唏噓不已,原來百年前西天取經隻不過是一場騙局,想起剛才在藏經閣中看到的經書殘頁,不禁悲上心頭。

為了維護自己的國運和統治,千百年來統治者們無所不用其極,說是什麼為了黎民,為了太平,還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如果當年朝廷真有普度眾生之心,又何至於將真經當作廢紙束之高閣百年之久,將這樣一片赤誠的大德高僧囚於寺廟,以至於滿懷遺憾死去。

李袞想到這裏,不禁替玄奘法師感到不值,恐怕法師在天之靈要看到現在這一幕,估計舍利塔都要氣炸了吧。

“朝廷縱有萬般罪孽,而天下百姓卻是無辜的,即使不為這朝廷,我們也該完成法師遺願,一定要找到龍魄,拯救黎民於水火!”玄莊目光堅定,似乎從前輩的心中感受到了信仰般的力量,一字一頓的說道。

“哼,這樣的朝廷,這樣的昏君,早就應該被推翻,不管太平還是戰亂,老百姓總是那麼倒黴!我父母就是被這群禽獸害死的!如果找到龍魄,我一定要親手殺死仇人!”阿靈心中也默默為玄奘法師感到不值,又想到了自己父母的血海深仇,更加堅定了自己尋找龍魄的信心。

“既然這樣,我們盡快啟程吧,此地並非久居之地,況且我還是朝廷緝拿的要犯,自從從櫟王府逃出之後,一路上被人追殺,恐怕我們進京的消息,朝廷也早已得知,所以還是趕緊離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李袞說道。

三人收好羊皮卷和書信,準備返回寺中收拾東西立刻啟程,就當幾人準備不辭而別時,寺外突然一陣嘈雜。

阿靈忙去院中打探,卻發現萬佛寺周圍已經被官兵圍了個水泄不通。

“小李子!我們果然被包圍了!”阿靈喊道。

原來這一路上朝廷的探子早將幾人的行蹤報給了朝廷,目的就是抓到李袞這個身帶赤火龍印之人。

而寺中的兩個小和尚早已不見了蹤影。

“對了,玄奘法師在信中早已說過,這萬佛寺的和尚都是朝廷的臥底探子。”

“肯定是剛才那兩個小和尚報的信!我們還好心給他們糧食吃!這群狗東西!”阿靈氣憤的說道!

“目前之計,趕緊脫身!不要硬拚,既然我們已經知曉了龍魄的秘密,沒必要戀戰。”李袞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