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此墓之闕矣(1 / 2)

古塚發現:李師泰宅第改造意外揭示神秘墓地

乾寧三年丙辰,蜀州刺史李師泰正在進行宅第改造,地點位於成都錦浦裏北門內的西邊第一宅院。改造過程中,他們在宅院北邊意外地發現了一塊牢固的磚塊,使者們帶著兩枚錢幣去報告給李師泰,並稱這些錢幣應該埋在石筍南麵百步的地方,由此可以知道石筍就是這個墓的標記。

這些銅錢真是神秘,每枚重量約有十七八銖,直徑一寸七八分,圓且沒有孔,邊緣二分處,有明顯的棱角,棱角內麵向上凸起,凸起的平麵兩麵各有二十一個蕃字。錢緣非常薄,帶有銳利的邊緣,仿佛是古代版的“健身環”。

李師泰宅第的工程團隊被這個發現嚇得不輕,他們立刻停止了挖掘,並向李師泰報告了這個驚人的發現。李師泰聽完報告後,他並沒有選擇繼續挖掘這個古塚,或者把這些錢幣占為己有,而是命令所有人立刻複原現場,把所有東西都按照原樣放回去。

這可真是高明之舉,李師泰的這一舉動贏得了一片讚揚之聲。前蜀主後來聽說此事後,特地改建了祠堂,用龍神來供奉這位神秘人物,小屋龍堂也在墓的東邊建立起來。從此之後,這個地方就變得神聖起來,人們都認為這裏是神靈所在,所以不敢再冒犯。

李師泰的這一舉動不僅展現了他的深思熟慮,更體現了他對古人的尊敬和賢德的品質。在我們的現代社會,這種尊重曆史、尊重文化遺產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這件事情發生在乾寧三年丙辰,也就是公元896年,距離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時間。但是,這個故事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成為了成都曆史上的一個重要傳說。

看著這些古錢幣,不禁讓我們想象那個遙遠的時代,那些古代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呢?他們又為何會把錢幣埋在地下呢?這些謎團可能永遠都無法被解開,但是我們可以從李師泰的行為中看到,我們現代人依然有著對曆史的敬畏和尊重。

這件事情不僅讓我們了解到了成都的曆史,也讓我們看到了李師泰的高尚品質。他的行為告訴我們,尊重曆史、尊重文化遺產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品質。希望我們能夠從李師泰的故事中學習到更多,也希望這樣的故事能夠永遠流傳下去,成為我們曆史的一部分。

-----------------

神秘的曹王皋墓:開封人發掘出奇特現象

永平乙亥年,開封地區掀起了一股神秘的發掘潮。據傳,某些不畏險阻的開封人,在深山老林中發掘出了曹王皋的墓穴,讓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探險精神。

讓人驚奇的是,雖然曆經了數百年,但曹王皋的棺木卻宛如新的一般,仿佛時間被這座墓穴所凍結。然而,一旦觸碰,這座棺木就像被大火焚燒過一樣,瞬間化為灰燼,連一點點骸骨都沒有留下。

在曹王皋的墓穴中,發掘者們還發現了幾件金器,以及一個令人矚目的鑄銀盆。這個銀盆寬達三尺,盆內裝滿了水,詭異的是,水中竟然有一個高三尺的玉製孩子,靜靜地坐在那裏。令人驚訝的是,盡管曆經了數百年,盆中的水卻絲毫沒有減少。

這個神秘的現象讓人們想起了泓師的話:“如果墓中貯藏了玉,那麼草木就會變得溫潤;如果貯藏的金多了,那麼草木就會變得焦枯。”

曹王皋自貞元之後,已經曆經了兩百年的時間,而這個盆裏的水卻依舊不減,或許正是因為玉的潤澤效應吧。看來,曹王皋的墓穴不僅是一座曆史的見證,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神秘體驗。

希望這個故事能讓你對曆史多一份好奇和熱愛。

-----------------

神秘的洪州豐城縣:伏屍鬼的威脅與製置使的鬥法

洪州豐城縣,昔日位於贛江之南,著名的雷煥得劍之處。然而,自從黃巢起義後,這個地方屢遭戰火蹂躪,縣邑多次被撫州人民侵略。在這場長期的抗爭中,製置使唐寶看不下去了,他決定把縣邑的居民遷移到江的北邊,在赤崗上築城以保護人民。

這個城雖然前麵麵臨陡峭的懸崖,被唐寶認為是一片險固之地,但是,卻有一個大問題——挖掘機一開動,丘陵墳墓無處可藏,唐寶便讓人們把丘陵改造成房屋,讓幾千家做買賣的店鋪都住在城上。

本來以為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些鬼怪。它們形狀高大,隻要被人看見就會受傷。唐公在縣時,居民們都感到安心,但隻要他一去州使那裏或者暫時有別的什麼事情不在,那些鬼怪就會肆虐橫行,無法禁止。

然而,唐公一回來,一切就又恢複了平靜,人民安居樂業。這就像是一場奇特的魔法,讓人們不得不佩服唐公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