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怎麼啦?”
“娘,您沒事兒吧?”
一聲聲呼喚由遠及近,逐漸明晰,仿若夢中的黃老太好半晌才醒過神來。
看著在眼前晃悠的一隻肥手,她毫不客氣的一把拍開。
抬眸掃視了一周,這是她福祉院的正廳,她此刻正高坐主座,左手第一位坐著她的大兒媳李氏,在她身後站著大房十八歲尚未出嫁的幺女文琪。
左手第二位坐著她的三兒媳伍氏,在她身後站著三房年僅八歲的獨女文鈺。
右手邊則坐著她的二兒媳高氏,在她身後站著二房的兩個未嫁女,文珂、文玥,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二歲。
看到這場麵,黃老太心裏一個突突,這,這,這不是十年前的情景嗎?
文家走向滅亡的開端,不就是半月之後長公主府的那場壽宴嗎?
而此刻,她召集三房未婚配的孫女前來,不就是為了決定半月後的壽宴,帶哪兩個孫女前去赴宴嗎?
長公主府的宴席說是京城最頂層的交際圈也不為過。想想都知道,京城最頂層的豪門世家那天必然會出席。
若是自家孫女得了哪位高門老夫人的青睞,婚姻之事自然無憂。
她記得,她當時選定了大房的文琪和三房的文鈺。文琪已經十八歲,高不成低不就的,拖到這會兒早就拖成了老姑娘。帶著她也是希望她能在壽宴上好好表現,得個好姻緣。
至於三房的文鈺,因為年紀還小,帶著也不會分走貴夫人們對文琪的關注。畢竟文鈺才八歲,說親還得等上好幾年。
她把一切都考慮到了,卻沒想到,心比天高的文琪會在壽宴上為文家惹下滅頂之災。
“娘,您怎麼啦?”大兒媳李氏憂心的詢問。
“娘,您今天怎麼老是走神啊?是不是哪裏不舒服?要不要請大夫來看看?”二兒媳高氏也一臉的關切。
三兒媳神色泰然,沒說話。
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切,聽著耳中一字不變的問候,黃老太終於確定,她重生了。
在別人眼中,她不過是走神,發了一會兒呆。可她自己卻知道,她已經走完了一生。
直到生命的盡頭,她才發現,原來自己活在一本書裏。
書中的她眼大心空、愚昧無知,明明為官做宰的小兒子才是她的依靠,她卻偏偏鬼迷心竅似的,一心護著大兒子和二兒子。最後縱著兩房闖下滔天禍事,連累全家被抄家流放。而她自己也在流放途中,被大兒子和二兒子嫌棄累贅,給聯手捂死了。
死後的她心有不甘,怨念深重,她想不通自己生前為何會做出不合常理的事,也想不通自己為何會不辨是非、不分好歹,隻一味的偏袒大房、二房,不惜將整個文家拖入地獄。
在她的記憶中,自己明明是個眸光深遠、性格堅韌、做事果決之人,不然也不能在丈夫死後,還能壓服大兒子、二兒子,堅持不分家,堅決集全家之力供小兒子走科舉,還給小兒子娶了個高門貴女,助小兒子仕途順遂,官至二品。
直到她看到小孫女文鈺受盡侮辱,死後曝屍荒野,直到她看到小孫女曾經的未婚夫梁王登上帝位,迎娶小孫女的死對頭樂安侯之女顧月初為後,全文完結,她才知道,原來她活在一本書裏。
在書裏,她的小孫女是炮灰女配,而她則是炮灰女配的極品祖母。
她前後人設的變化,也不過是劇情需要,所以她才不得不從品行高潔的老夫人,變成了不可理喻的極品老太婆。
得知世界的真相,她產生了自主的意識。於是,她帶著意識回到了書的前半部分,她要改寫自己的結局,改寫小孫女的結局,更要改寫文家的結局。
“娘?娘?娘?”
李氏和高氏再次高聲呼喚黃老太。這次,兩人心裏都隻剩下了擔憂。
老太太今兒是第幾次走神了?莫不是年紀大了不中用了?算算,老太太今年五十八歲,年級確實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