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千年的曆史,向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翻過來調過去的折騰,也不嫌煩得慌。可是正是因為這樣的折騰,曆史才有了精彩,才有了英雄故事的午夜夢回。江東孫氏吳國的覆滅,標誌著西晉王朝結束了三國紛爭的混亂局麵,天下重歸一統。三國的英雄豪傑們化為黃粱一夢,隻留下英雄的故事。
西晉王朝的第一個皇帝是司馬炎,但西晉朝廷實際的開拓者,是後來被尊為高祖宣皇帝的司馬懿。
司馬懿當得起高祖皇帝的光榮稱號。在他的一生中,演繹了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在他犧牲兩千年後,仍然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在他活著的時候,天下第一奸雄魏武王曹操讓他哄得團團轉,時常找不到北,天下第一聰明人諸葛亮都拿他沒辦法,隻能送一套女人穿的衣服進行侮辱。由此看來,這大哥在當時的世界是多麼的威風八麵,氣吞萬裏如虎。
如此說來,這樣的英雄人物,一定是野心勃勃的大豪傑,威風凜凜的讓人看著眼暈,但是不客氣的說,這是傳說,甚至可以稱之為謠傳。實際上,司馬懿剛剛出道的時候,是一個心無大誌,謹小慎微,明哲保身的儒家君子,是被刀架在脖子上才當的公務員。後來在影視作品中見到的權臣司馬懿,說好話都陰沉著臉,牛皮的不可一世,那都是歲月逼的。
讓我們看一看司馬懿大哥的案底。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裏(今河南溫縣招賢鎮)人,其先祖出自古帝王高陽之子重黎,據說和大名鼎鼎的屈原一個祖宗。他的祖上不僅是做官的,而且是帝王後裔,身份顯貴的麻辣鮮香,整一個海底撈。確實如此,他的祖先在夏、商一千年的曆史中,一直脫離群眾,高高在上的享受著榮華富貴,有力的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禁忌。
在周朝,司馬懿的先人以夏官的身份擔任為司馬一職,受到了周王室的表彰,因為自豪,於是就以職務為姓氏。這樣的事情不少,姓上官、公孫的也是如此,並不是司馬家的專利。楚漢間,司馬懿的祖先司馬仰為趙國將軍,因為打擊秦國的殘餘勢力有功,被霸王項羽立為殷王,都河內(今太行山東南,黃河以北)。
曆史的長河不可阻擋的滾滾向前,時間到了漢朝。高祖劉邦沒有項羽那麼大方,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一套玩得純熟,使出了壞主意剪除了異姓王,把司馬家的國土化為郡治,司馬氏子孫就在河內郡繁衍生息。歲月在悄悄流逝,自此已經經曆了十三世,到了司馬懿這一代,也就是三國演義壞蛋輩出的那個時節。因此,晉武帝司馬炎在他的一個詔書卯足了勁誇海口:“本諸生家,傳禮來久”。瞧瞧,多自豪!世世代代都是讀書人,老祖宗就是有文化。
王室高貴的血統在司馬懿這一代仍然沒有變質,“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有誌者憂國憂民,司馬懿也不例外,“常慨然有憂天下心”。
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人,讓他時刻準備著為人民服務。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您的弟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才能不是您能夠達到的”。
司馬懿在靜悄悄的成長,但他的好名聲還是傳了出去。東漢建元六年(公元201年),也就是劉備敗走荊州,火燒新野那一年。郡中推舉司馬懿為上計椽,亦即代表地方太守、國相向朝廷申報地方治理情況的官員,大約就是拿政府公務員工資的人民代表吧。當時,曹操正任漢朝的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受到牽連,更因為自己出身高貴,因此看不起出身“贅閹遺醜”的曹操。古時的人,因為有孔老夫子的榜樣,視榮譽如生命,可不像現在的人那麼不要臉,為了利益,親爹都可以出賣。司馬懿就是高貴的文人,骨子裏的驕傲可不是吹的,因此不想在太監後人手下混飯吃,便借口自己有風痹病幹不了活,就像吳老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