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節 黃河故道的血(2 / 2)

可以說,司馬越和王衍的所做作為,違背了天意和民心,他們的滅亡,符合中原百姓的願望。洛陽城冤死的百姓如果地下有知,讓他們苦難深重的司馬越、王衍之流下場淒慘,一定會從墳墓中跳起來鼓掌。

消滅東海王司馬越的力量後,石勒率領jing騎三萬,由城皋關(即虎牢關)進入河南,與匈奴劉曜、王彌等統帥的軍隊會師,幾支部隊合兵一處共同攻打洛陽。

其實,根本用不著這麼隆重,洛陽當不起。自從東海王司馬越帶走了晉軍的jing銳,洛陽已經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西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在一個風雨如晦的夏ri,洛陽陷落,匈奴漢軍血腥屠城,軍民士紳幾乎被殺盡,晉懷帝被俘後獻俘平陽。

洛陽已經是一座鬼城,根本養活不了數以十萬計的軍隊。石勒率軍離開了洛陽,駐紮於許昌,然後分兵四出,掃蕩洛陽東南方的西晉有限的軍事力量。其中進行的重要的一個戰役,是在蒙城打敗了晉軍殘餘的主力,捉住了西晉大將軍苟晞和豫章王司馬端。害怕這麼重要的俘虜跑了,漢軍士兵用鐵鏈子鎖住了苟晞的脖頸。

苟晞是西晉朝廷的第一悍將,能力才幹沒的說,石勒沒少吃他的虧,自己的革命領路人就是死於他的手下。石勒是愛才的人,這也不奇怪,成大事的人,哪有心胸不開闊的。他一反誅戮晉朝大員的慣例,親自解開苟晞的鎖鏈,任用他為匈奴漢軍左司馬。

石勒消滅了讓他少年時充滿屈辱的西晉朝廷,隨著形勢的發展,企圖消滅王彌的勢力。石勒在大局未定之時,急著向友軍下手,是有些太急了吧?石勒不是一個不顧一切的人,他這麼做,是因為王彌讓他心情很不舒服。

攻破洛陽這一戰,王彌指揮大軍首先破城,得到了頭功,因此火線入黨,被漢帝劉聰冊封為大將軍、齊公。自己幹掉了西晉朝廷的主力,洛陽才如此不堪一擊,而今,自己的功勞讓別人搶了去,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王彌的立功受獎惹得石勒心裏不高興,暗暗對大將軍王彌記了仇。

在群雄角逐時,互有相圖之心是正常的,有野心的男人都是這樣的,大將軍王彌當然也不例外。因為自己的實力大了,王彌自然有了稱霸一方的打算,但稱霸一方的前提條件是自己的分量最重,而明顯的石勒也是一個大胖子。這是一個問題,王彌因此愁得喝酒都沒滋味。領導不開心,自然有人捧臭腳,他接受了劉暾的建議,打算除掉石勒後稱王於青州(今山東德州市以東、渤海以南、泰山以北)。

要想成就大事,沒有幫手是不行的,王彌於是派劉暾到東方召還他的部將曹嶷前來會合,以加強自己的實力,準備和石勒攤牌。王彌的算計還算穩當,但倒黴的是,劉暾出城不久就被瞄上了,在東阿(今山東東阿)被石勒的遊騎所捕獲。野蠻的大兵一棍子打倒了劉暾,在他身上搜出王彌送給曹嶷的命令。

石勒掌握了一手材料,心裏有了底,沒有張揚,暗地裏挖個坑把劉暾種到地裏,然後澆上水,不知道季節晚了能不能發芽。石勒如此不動聲se,是害怕走漏了消息,逼得大將軍王彌撒野。

石勒的準備緊鑼密鼓,而大將軍王彌尚未知曉自己的秘密暴露了,四平八穩的等候好消息。一個磨刀霍霍,一個隆中高臥,雙方還沒有攤牌,大將軍王彌在戰略上就先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