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考古專業(1 / 1)

“轟隆隆”“鐺鐺鐺”“噠噠噠”山區的一個深溝之中,,各種機器不斷的轟鳴著,卡車出出進進,將破碎的石頭和挖掘的泥土一趟趟的運出。

“頭兒,你看那是什麼!”

“我靠,停,趕緊停下,所有人都停下。”一個戴白帽子的人大聲的喊道。現場所有的機器設備陸續停了下來,眾人不明所以,紛紛朝著白帽子這邊聚了過來。

這裏是南水北調的施工現場,也是我最愛的故鄉。

我叫龐光,別想歪啊!是龐太師的龐,光宗耀祖的光。我老爹沒啥文化,能想到光宗耀祖這詞兒也實屬不易了。其實這名挺好,怪就怪咱祖宗,姓啥不好偏偏姓龐!因為這名兒,我可沒少受小夥伴兒們的嘲笑,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要怪就隻能怪那萬惡的小廣告,當年電線杆上,大街的牆麵上,公共廁所裏到處都是什麼治療前列腺,治療膀胱炎什麼的醒目字體,更可氣的是電視上還天天洗腦式的循環播放。搞得我幼小的心靈上廁所都有心理陰影了。

小時候我無數次埋怨過父親,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埋怨變成了對父親的感恩。

父親在吃飯都成問題的年月,托社會主義的福,才勉強混了個小學畢業,依依不舍的離開學校後,為了活下去,也為了家裏的弟弟妹妹們,他毅然踏上了出門學藝的路途。可大千世界,一個山村裏的十來歲孩子又能做些什麼,隻能隨著大溜做些力所能及的。但社會日新月異,新的行業,新的技術一次次碾碎我們陳舊的觀念,沒有文化,沒有技能注定被淘汰,被邊緣。正因為如此父親才無比重視我的教育,無論多難都堅定得支持著我上學的信念。最終,我不負所望,考了高分,但在報考學校和專業的時候,我犯難了。這方麵周圍的人無法給我太多的建議,但在父親的觀念裏進好大學,就等於進了事業單位有了鐵飯碗,國家給發工資就是光宗耀祖,這一觀念也深深的影響到了我。但當時我600多分的成績能夠穩妥進入的其實也是有限,為了萬無一失,也為了那個鐵飯碗,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華夏大學的考古專業。

對,沒錯就是冷門的考古專業,為啥是選它呢?那當然是因為它夠冷夠靠譜啊!另一個原因就是,我的愛好唄!經常被電視上各種鑒寶啊,考古啊的節目熏陶,讓我幼小的心靈是既好奇又財迷啊!小時候我和玩伴兒們最喜歡的一個項目就考古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什麼破爛的尿壺啊,痰盂啊,地裏生鏽的馬蹄鐵什麼的都成了我們的目標,還用泥捏個樽啊,方鼎什麼的,那是其樂無窮。不過,我們這邊還真能看到不少被挖掘的古墓,厚厚的棺材板子和破爛的衣衫扔的到處都是;地裏時不時也能翻出各種破碎的陶片和生鏽的鐵器,山上岩石的切麵處也是布滿各種植被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