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哦”了一聲,說道:“夷陵相距清河很遠,你此來清河,想來不是為了當崔家女婿,卻是為了何事?”。
楊君反問道:“你焉知我不是來招親?”
石虎道:“你腳步虛浮,無疑不會武功。再說,會武之人,也不會被人打到這個鼻青臉腫的模樣。”笑了一笑,又道:“崔家聲明比武招親,你不會武功,恐怕當不了新郎吧?”
楊君不置可否。
石虎盯著他,說道:“當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百姓顛沛失所,民不聊生,我看你的眼神,有一股少年銳發之氣,抱負甚高,想來你來清河,是為了碰運氣,希望幹上一番大事業?”
楊君露出佩服之色,慢慢點頭道:“可以這樣說。”
石虎道:“你雖不會武功,可是有一股俠義之心、一副勇者不怕之氣,連我也敢冒犯,嘿嘿,真令我欣賞得很。不如這樣,你加入我的麾下,如果你真有本事,我保證你在三年之內,成為名聞天下的大將軍。”
楊君一聽馬上想到,在你手下做事?要麼變成和你一樣的殺人狂魔,要麼就是那天被弄死,我白癡才去你手下,你老兄可是這個時代最不能投靠的人啊。於是搖手道:“不,不,我不想這樣?”
石虎想不到他竟會推搪,慨然道:“莫非你擔心不會武功,當不了我的部下?不要緊,我大可點撥你幾招,你練會之後,天下罕逢敵手!再說,行軍打仗之道,在乎戰略勇氣,我麾下許多大將,也是不懂武功,卻有何相幹?”
這一番話,足可打動天下群雄之心。石勒、石虎武功之高,人人皆知,楊君更是親眼目睹過石虎神刀之威。石虎答應點撥楊君武功,單就這一句話,已是武林中人人人夢寐以求的機緣,不啻保證了楊君必將在三、五年間,擠身於一流高手之列。
再說,石家軍威之盛,天下無及,此時北方雖定,司馬氏仍然偏安江左,楊君若有幸投入石虎麾下,單就南下進攻司馬氏這連場大戰,已足以立下名留青史的蓋世戰功,如他所願,成立一番大事業了。可是作為一個現代過來的人,而且是知道曆史進程的楊君來說,投靠石虎固然會讓現在一事無成的自己快速的發展起來,但是麵對這個武藝高強卻又殘暴異常的萬世暴君,楊君還是不能答應的,畢竟楊君是一個人,是做不到當禽獸的地步的。
雖然這表麵上看來是莫大的誘惑、莫大的良機,但實際上可能是走上一條不歸路,一條注定遺臭萬年的路。
楊君想了一想,隻是搖頭道:“我、我幹不來。”
石虎奇道:“你有甚麼幹不來的地方?”
楊君沉默一陣,記佛思索應不應說出來,終於緩緩道:“你殺太多人了,我殺不來。”
石虎大笑數聲,捧起彝器,咕嚕咕嚕把美酒喝得涓滴不留,抹一抹嘴,才道:“你真是婦人之仁。你知不知,這些漢狗殺了我們多少胡人?漢狗殺我們的同胞時,連眼也不眨,我殺回他們,正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啊!”
楊君道:“漢人看不起我們的人,殺我們胡人,是他們不對。難道他們不對,咱們也使用同樣的不對手段回對他們,而且胡人也確實殺了很多漢人占了他們的家園,胡漢之爭到了如今已經不能以對錯而論了?”
石虎道:“你有沒有聽過我從父的故事?”
楊君點頭。當今中原,恐怕沒人不曾聽過石勒的傳奇的了。
石虎道:“我從父在並州武鄉出生,後來當了農夫。他膽子小得很,下田辛苦的時候,難免耳鳴,也嚇得大驚失色,到處向鄰人相告。他二十一歲時,並州刺史司馬騰下令把所有胡人捉走,販賣到冀州,作為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