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四名道上死剩二名,他再問其中一人,“你瞧我順眼不?”
道士格格格格,牙關打戰,答不上話來,下場不消說也是多上一個洞,少掉一條命。
那人道:“答不上來,當然也要死。”再問最後一名道士:“你瞧我順眼不?”
道士自分必死,索性破口大罵:“你這舐痔之徒,天罰你舐痔舐出舌頭生個大毒瘡,毒瘡一直從口爛下去,爛到腸、爛到屁眼、爛到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兒子女兒的身上手上臉上……”
那人皺眉道:“不用說下去了,你走吧。”
道士簡直不敢相信這句話,“你,你放我走?”心道:莫不成他認為我這番話罵得精采,聽得高興起來,饒了我的性命?自己也覺得此說太過荒唐。
那人道:“我留下你的狗命,是要你告訴張元,我盧播也來了清河。如若他要保住性命,速速滾回鄴都罷!”
道士應道:“是,是是,我一定把這句話,原原本本告知小師君。”深恐盧播反侮,夾著屁股逃之夭夭。
盧播沒看楊君一眼,逕自越過他前去,仿似眼前完全沒有楊君這個人。
當然了,像他這樣的高門子弟,怎會放一名肮髒的氐人在眼裏?便是說上一句話,身體稍一接觸,也是失了身分。
楊君沒有半點慍怒。受人白眼和鄙視,氐人早就慣了,他這次來到清河,就是不想再過受人白眼和鄙視的生活。他要出人頭地!
楊君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本是一個網絡寫手,可是在一次碼字的過程中意外的碰到了漏電的電線就這樣眼前一黑暈了過去,當醒來的時候自己變成了一個外形奇特的少數民族了。後在才知道自己是一個叫做氐的種族的人,這是一個非常古老少數民族。
關於氐的來源楊君以前查詢資料的時候曾經看過,其來源主要有兩種意見:一說氐﹑羌同源而異派;另一說氐﹑羌雖自古關係密切,然而從來都是兩個不同的民族。目前以持第一種意見者居多。這種意見認為,殷代和西周,氐族還未從羌族中分化出來。甲骨文中雖有“氐”一詞,但作絜帶﹑征發之意,而並不作族稱。春秋﹑戰國時,開始以氐作為族稱,但仍多以“氐羌”並提。可見氐族雖已出現,但與羌族的關係仍極密切。《史記西南夷列傳》說:“自﹑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這是關於漢代氐族第一次的簡要說明。魏晉時氐族得到進一步發展,顯然已較羌族更為先進。氐族最終形成單一民族,是由於有些羌人部落從高原遷徙河穀,由遊牧轉向農耕,並在與四周漢族日益頻繁的接觸中,受漢族先進經濟與文化的影響,以致其語言﹑經濟﹑文化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所致。
而現在在這裏生活了幾年後楊君基本知道了自己所處的時代了,這時一個在後世文獻中很少記錄的朝代,記錄少不是因為天下太平而是因為這是一個亂世,一個中華曆史上最黑的年代。這時胡漢之爭最激烈的年代,後世稱這個年代叫做五胡十六國。而楊君現在所處的年代剛好是五胡大亂的開始,這時石勒已經稱帝多年,他建立的後趙政權已基本穩固了,而南邊占據天下大半的東晉也在不斷的墮落中,內部爭權不斷,外部被五胡攻城略地。楊君作為後趙的一員自然也隻能算作一個胡人了,雖然他已經在這裏生活了約3年了,可是他還是不習慣胡人的外貌和習慣。他非常的矛盾,如果是換成漢人的裝束後在趙那會過的非常的慘烈,因為那時候五胡各國都叫漢人為‘漢豬’,他可不想就這樣被這些所謂的同族給欺負。他也想過去東晉生活,可是當他回憶這段曆史後他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因為目前的東晉是士族統治,沒有門第背景一個人很難在那邊生存,更別說自己現在還有這樣明顯的胡人外貌了。還要繼續活下去嗎?楊君總是在心裏麵這樣的問自己,他嚐試過很多尋死的方法,可是都沒有死成,最近的一次自殺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是卻被一個漢族的老人所救了,他還對自己說:“忍人所不能忍之苦,成人所不能成之事。”說完後還留下了一頁劍譜,一時間楊君還以為自己遇到傳說中的高人了,可是練了無數遍這頁劍譜上的劍招後,楊君也沒有看出劍招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不過也許那個老人說的對吧,天要我來這個時代就是要我做一些事情吧。所以楊君來到了這個後趙和東晉邊界的一個小城裏,因為這裏的有天下聞名的崔家,而崔家現在在天下招親,也許這次是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