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 章 瓜爾佳文鴛1(1 / 1)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谘正二品內閣學士鄂敏之嫡女瓜爾佳氏,秉性端淑,持躬淑慎,勤勉和順,雍和純粹,是用命而為皇四子胤禛為側福晉,欽此。”

“謝主隆恩。”

待宣讀完聖旨的公公走後,眾人麵相覷。

按照慣例,瓜爾佳氏嫡支的格格不入宮,就會被指給皇子阿哥為嫡福晉,再不濟也是指給宗室,哪想到會指給雍親王,還是側福晉。

滿人奉行的是一妻多妾製度,沒入關前側福晉也是妻,權利位分與福晉相同。

可世祖後期隨著各種製度的完善,側福晉的地位大不如前了,不能當家作家不說,府裏有生育三子一女的側福晉李氏,聽聞頗得四貝勒寵愛,還有虎視眈眈的嫡福晉。

雖說弘暉阿哥已夭折,可畢竟是為雍親王誕下嫡長子的嫡福晉,是出了名的賢惠。

富察氏亦是世家大族出身,裏頭的醃臢手段,她已經司空見慣了,這名聲恐怕水深著呢。

滿族姑奶奶地位頗高,文鴛又是在唯一的嫡女,從小被嬌慣著,受不得約束,嫁過去的日子怕是不好過啊。

富察氏眼裏溢滿了擔憂,開口道:“老爺。”

鄂敏拍了拍她的手,安撫富察氏,轉頭看向頗爾盆:“阿瑪,您說萬歲爺這是……。”

頗爾盆搖搖頭,也想不明白康熙的用意。

“此事怕是跟四貝勒後院的侍妾格格都是漢軍旗有關。”文鴛的大哥尹敦比開口道。

鄂敏:“此話從何說起。”

尹敦比是禦前一等侍衛,那天他正好在乾清宮當值,裏麵隱約傳來康熙的嗬斥聲聲。

萬歲爺還特地派人到永和宮斥責德妃,一個時辰不到的功夫,消息就傳得滿天飛。

四妃年紀大了,早就不侍寢了,顧念舊情,康熙時常去幾位妃位娘娘宮裏用膳,偶爾還留宿。

莫說斥責,隨著兒子長大,出宮建府,顧及兒子,康熙待四妃向來寬厚。

訓斥嬪妃了不是小事,不僅讓嬪妃沒臉,還折了兒子的臉麵。

事實也正如尹敦比猜想,那天剛好是孝懿皇後的死忌,康熙下了朝會特地趕到承乾宮與佟貴妃一起悼念。

回到乾清宮西暖閣,康熙憶起表妹的音容笑貌,很快畫麵一轉。

表妹從小病弱,八公主早殤後,更是一病不起,唯一牽掛的就是尚未長成的胤禛。

胤禛生下來就被抱到表妹跟前扶養,跟生母關係冷淡,她怕走後,沒有人會善待她精心養大的兒子,臨終前拉著他的手,哀求他一定要好生對待胤禛。

康熙:“老四今天怎麼沒來上朝。”

梁九功跟在康熙身邊幾十年年,哪能不清楚萬歲爺的用意,他恭敬回道:“回萬歲爺,四爺府上的大阿哥前幾日夭折了,四爺怕是正難過呢。”

康熙一怔,喃喃道:“到底是經曆得少了。”早年間,他十幾個子女都早殤。

他的長子承瑞夭折時,宛如天塌一般,還有他視作掌上明珠的嫡長子承祜。

十一年正月因太皇太後患有身疾,他奉命陪伴皇瑪嬤前往赤城湯泉療養,抵達赤城的第三天,宮中就傳來承祜阿哥夭折的訊息。

為了不讓皇瑪嬤擔憂,他強忍著悲傷和哀痛向太皇太後請過安,召人等在僻靜處,垂著淚水向禮部官員下達安葬承祜的事宜。

那時他抱著仁孝皇後安慰道他們還會有孩子的,後來仁孝皇後難產,拚死為他生下保成。

康熙呼出一口氣,罷了罷了,看在仁孝的份上,再忍他一會吧。

康熙:“朕記得老四府上的兩位阿哥都是側福晉李氏所生?”

梁九功思索下:“回萬歲爺,四爺府上的二格格,二阿哥,三阿哥都為李側福晉所生。”

康熙下意識蹙起眉頭,看著梁九功欲言又止的樣子,他當即一喝聲:“說。”

梁九功慌忙跪下,把知道的事情吐了個幹淨。

聽完回話,康熙麵色沉靜吩咐人去查老四和十四的後院花冊。

宮裏的事情隻要皇帝想知道,根本瞞不過他。

折子很快就遞來了,康熙拿過細細往下看,越看臉色越發沉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老四府上除了表妹生前為他選的嫡福晉,其餘侍妾格格出身皆是漢軍旗和包衣出身。

反觀十四府上,除了剛指婚的嫡福晉完顏氏,側福晉舒舒覺羅氏,其餘侍妾格格全是滿洲八大旗出身。

“嘭……。”

折子被重重摔打在案幾上:“好一個德妃,在朕的麵前裝著噓寒問暖的樣子,好極了,好一副母慈子孝的場麵。”

梁九功站在角落裏瑟瑟發抖,生怕殃及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