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王懂姬華(1 / 1)

姬原和兩個女兒在亭中等著,實在沒事便跟女兒李茹問起:李雲龍為何那麼怕她這個做姐姐的。

這邊李茜也瞪大眼睛看著姐姐,想知道為什麼。

李茹沒想到母親會這樣問。又沒法給姬原說明白,也不敢說她偷偷的學習做菜,而且手藝還不耐,又不能撒謊,就開動腦筋,便吱吱嗚嗚的說:

“是雲弟說,隻要我能把她不認得的字都教給他,他就乖乖聽我話一年,我就教了他一個月。他現在已經把《詩經》,《六藝》,《史記》,等古書上的字已經差不多全認光了,好像現在又在學認什麼古篆體,讓我幫他整理資料,所以現在很聽我的話。”李茹倒卻是沒有撒謊,隻是把做好吃的省略了隻說了教字。

但姬原卻不這麼想,:“有這麼簡單,我也教他認字,怎麼不見他就聽我的話?”

旁邊的李茜一聽,覺得好奇,便問道:“弟弟他識那麼多古字幹什麼?茹姐。”

李茹怕妹妹越問越麻煩,就沒好氣的回道:“那你為什麼總喜歡和那些世家子弟出去野?”

李茜見姐姐扯倒自己身上,趕緊轉移話題麵向姬原道:“母親,姑姑們怎麼還做沒到?”

誰料話剛說完,就聽到有人來報:“稟王後,公主等馬上就到。”

姬原趕緊和女兒出亭迎接,剛出去,就看到兩輛鳳鸞金氈馬車停在不遠處,兩邊兩排整齊的侍衛,看起來頗為威武。

姬原沒料到,從車中先跑下的竟先是兒子李雲龍,暗怪這小子不識禮數,好歹這也算半個正式場合,怎麼可以越理不尊,在長輩前先行。

誰知李雲龍下車後卻是侍立車旁,等李鄢下車時,扶著其慢慢下車後,跟在李鄢身後,也沒有往日的動靜,待到自己麵前時,才躬行禮道:

“回母親,孩兒幸不辱命,姑姑平安無恙。”然後才讓開,讓李鄢等和姬原見禮。

卻說這邊姬原與李鄢和兩個侄女問過家人後,剛扯開話頭,李雲龍就看到哥哥和李篤,諸葛放上前來了,滿上前和李篤兩人行禮後,忙臉上神色納悶的問道:“姬,王兩位仁兄呢?”

李篤和諸葛放還急著上前向姬原問安,被李雲龍這麼一問,才注意到,那兩個家夥隻顧下棋,卻沒有跟上來,趕緊叫下人去通報,沒料到,卻被李雲龍的話製止了。

李雲龍道:“哥哥們先上前去見家母,我這就親自去請兩位表兄。”李雲龍的話本來稀鬆平常,這全是因為他平時愛湊熱鬧,這會一聽,有人下棋竟然癡迷到不聞耳邊事,就想上去見識一下。

可這到了諸葛放和李篤耳中怎麼聽都好像有怪責之意。還沒等兩人做出什麼反應,李雲龍小孩心性,就已經到了那兩馬車邊,兩人無奈,隻好在心中為那兩個棋癡擔心,上前去見姬原了。

李雲龍揭簾上車,王懂和姬華卻正是到了愁苦處,兩人都在冥思苦想,那曾注意到旁邊有人觀看。

這邊李雲龍卻後悔不已,自己應該見過姑姑後,就來會會三個表兄,現在隻看這兩人:執白子者棋勢大開大闔,正氣凜然;執黑子者棋路變幻莫測,詭異神妙。雖然兩人年幼,棋路未免還不嚴禁,缺少周度,但這已讓這個來自未來,有幾千年圍棋知識的家夥不僅驚訝和感歎起來,看來“古人聰慧,誠不我欺也!”

看了一會卻已不奈起來:原來那兩人又僵在中間那步棋上了,如果執白子的青衣男童不走上次同樣的棋路,那他自己就麵臨黑子的分割包圍,而如果重複前招,無疑是多此一舉,又會回到和前麵同樣的棋路上,所以執子無以為濟,躊佇不前。

那邊執黑子的白衣男童也不催促,大概也是想什麼應對之招。

兩人正無計可施,沒奈何時,就聽到:“是非曲直寡中求,黑白無常誰相告?若論勝敗有定數,隻需把酒問我道!”

隨後又聽到一個小孩嗬嗬大笑說道:“姬兄,王兄,何必執著,勝敗非強求,輸贏有定數。我看你們再下個十天半個月也難分處勝負,又何必苦索呢?先和弟弟見過家母再說。”他當然知道,那個玲瓏棋局,就憑兩個小孩還是難以短時間破解的,可能下出這樣的棋局來,已是令人大歎“奇才”了。

便拉著兩個怔怔望著自己的男童下車去了。可誰又會知道,這一拉,竟然拉出半個九州和平,拉出了一個魏巍的大唐帝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