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1 / 1)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7年),曹操專權,南匈奴單於呼廚泉來朝,被曹操扣留鄴地(今河南臨漳縣),改派右賢王去卑歸匈奴監管其國。”

不料,呼廚泉似乎早知如此。一麵虛意令去卑領旨,一麵又與袁紹後人袁護在河北鄴城施計,密押了曹丕。並令胡軍四路合計50多萬直下中原。

同時,東吳、西蜀境內蠻族亦此時擾鬧地方。一時九州大地風雲變色,天下形勢岌岌可危。胡軍所到之處,河北之地,勢如破竹,百萬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命,大多彙於河南(古時指黃河以南,豫州之地。)、荊北之地。

建安二十一年冬,曹軍難敵胡族大軍,被迫全線退守虎牢關。

荊北、豫州、揚州、兗州一時無人守備,逃難百姓為安生計,眾多青壯男子淪為土匪、盜賊。

至建安二十二年春,天現異相,黃龍出於關中,方聖人出。

此人乃春秋時李聃第29代嫡孫李玄。

自稱悟通道德經,習成天地救人之道。

遂率300族人出藍田女媧穀,於陳留起兵。

同時與荊北、豫州豪族,組成抗胡靖難大軍。一麵安撫逃難百姓,一麵收各地聚眾之徒。

月日不到,收聚大軍13萬。

遂乘呼廚泉整治河北、進軍虎牢時,坐收了荊北和豫、兗兩州。後又與曹劉孫在襄陽結成抗胡同盟,史稱“救漢同盟”。

建安二十三年五月,同盟軍將胡族逐到河北之地,但漢胡兩族也元氣大傷,無力再戰,於是兩軍隔河對峙。

一年之間,華夏形勢大變。李玄率四子與其弟李合早已勢大,得了兗、青、豫、揚五州。荊北卻被以姬家為首的豪族所控。天下一時形成了漢胡兩族相抗,曹、劉、孫、李、姬,胡六家分割的局麵。

五年後(即公元225年),曹操病發而亡,世子曹衝遂襲爵位。

半年後獻帝劉協重病而亡。獻帝無嗣,曹衝遂廢漢稱帝,史稱魏文帝。

為討曹衝大逆,劉備於丞相諸葛亮為首的百官擁護下,遂於成都稱帝建國,史稱蜀漢。

月餘,整頓兵馬完畢,遂發召聲討曹衝。

不料姬、孫、李三家以先靖胡,再征戰為由拒不相從。

劉備、諸葛亮無奈,遂分兵兩路。劉備率一路出子午穀,孔明率一路出上方穀。不料,蜀中尚不穩定,南蠻又起風雲。

劉備,諸葛亮無奈隻好雙雙退兵。

此後,同一年間,其餘三家分分稱帝,李玄得洛陽後建國唐、姬氏於襄陽建國周、孫權於建業稱帝,史稱東吳。

此時,五家爭霸始成。

此後七十多年間,魏唐在北方對抗胡族。同時也逐漸恢複元氣,人口大增,終將胡族逐到長城以外的漠北。

乘勢而起的李、姬二家在此期間唯恐遭曹、劉、孫三家所並,於是不斷的聯姻加強關係。

而同時,劉、孫倆家,也怕曹衝收複失地後過於強大,也不時地與李、姬合縱聯橫,使曹魏在聯盟內無法對兩家形成優勢,無奈隻好承認姬、李兩家所建之國。

最終形成北唐、曹魏向抗北胡於北,兩國之間也不時在河東、河西發生戰爭。而姬周則遊離四國之中,以商立國,也使荊北六郡之地繁華於天下,成為四國商業集散、中轉之地,其富足確是五國之首。蜀漢、東吳兩國分別立於西南、東南之地,百年卻不斷積弱,幸虧兩國不時聯盟,使唐、魏、周也有心無力。

轉眼近七十年已逝。北方胡人又蠢蠢欲動,時時騷擾魏、唐北方邊境,兩國大敵當前,關係也大有改善,華夏之地一時也風雲湧動。

時唐曆66年,東胡匈奴部大汗圖雅哥統一北方諸胡族,胡族一時勢大,圖雅哥遂在唐曆74年提胡族大軍60多萬出單於庭,至雲中,正式向漢宣戰

揚言為證冒頓先祖英雄,為繼呼廚泉大汗未靖之業,定要南下掃平中原。

北方曹魏、李唐無奈,隻好加強備戰,以迎大敵,戰爭一觸即發。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