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風雨故人(2 / 3)

此時已下起了小雨,夫差加蓋衣帽,匆匆離開了田府。小雨霏霏,街上行人稀疏,夫差走在路上,想著心事。後方蹄聲驟響,夫差本不以為意,但當蹄聲離他十多丈時放緩下來,他立即生出警覺之心。矛尖震蕩的聲音隨機響起,夫差手中握到寶劍的把手處,收攝心神。來人隻是單槍匹馬,但聽馬蹄的節奏,便知對方是訓練有訓的戰士,夫差嘴角抹過一絲笑意,頭也不回,放慢了腳步,從容自若的在小雨中漫步而行,夫差的心神進入止水不波的境界,步伐穩定而暗含某種節奏,準確地估計得對方接近的速度和距離。自從來到這春秋時代後,夫差沒有一天不摸著兵器,對各類型的兵器都非常熟悉,而且在墨子的教導下,結合現代世界的武藝,夫差現在武藝已處於一流的水平。此刻夫差凝神靜聽,立即推翻了起始認為對方是持矛的想法,而肯定對方用的是長戟。戟可以說是直刺的矛和橫砍的戈的混合體,既可紮刺又可勾擊,衝刺時發出的響音與矛明顯不同。夫差很想回頭看上一眼,但卻知若如此做了,就會失去自己高深莫測之勢,而且會引發對方全力加速衝刺。一陣風迎麵吹來,雨水打得夫差幾乎要閉上眼睛。風聲使戟音蹄聲模糊起來。這是後方來騎到了兩丈之內,略一發力,可在眨眼之間的功夫對他展開攻擊。驀地一聲“夫差受死!”猶若平地起了一焦雷般在後方響起。夫差聞言大感吃驚,暗道自己身背暴露了。夫差猛地閉上了眼睛,往右橫移,到了,馬道之中,右手放開了劍柄,改以左手拔劍。要知他一直靠著左方的行人道緩步而行,又以右手握劍,換了任何人從後方攻來,必然以為他會移往左方,好拉長距離,再以右手拔劍擋格。誰知他竟反其道而行,右移到馬道之中,使敵人的長戟完全攻錯方向。差之毫厘謬以千裏,何況是生死相搏的時刻。那人驚呼一聲,想把長戟攻擊的方向改變,已遲了一步。夫差頭也不回,反手一劍刺在衝過了頭的馬股上,戰馬痛嘶一聲,狂竄往前,查點把騎士摔下馬來。看對方單人一騎,逃命似的消失在風雨中,夫差此刻卻沒有勝利的喜悅而是多了份身份暴露的憂慮。夫差仔細回想自己在什麼時候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突然夫差心中一緊,想到自己還沒穿越到夫差身上前,原來的吳王夫差就已經率軍在艾陵大戰中擊敗齊國,迫使齊國與吳國在臨淄簽訂協議,承認吳國的霸主地位。夫差想到正是那時候齊國有些人認識了自己,可惜自己穿越過來,不知道有哪些人認識自己,今天的刺殺告訴了夫差,齊國同樣充滿了危險,自己必須趕快離開齊國。夫差還劍入鞘,轉入一條橫巷,疾步走了一段路,認準商社的方向快步走去。

夫差此時心情非常緊張,想到自己身份已暴露,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自己的性命呢。想到頭大時,心中忽生警兆,一騎迎麵而至,馬上騎士俯下來道:“這位兄台這麼稱呼?”夫差愕然望向對方,肯定自己從沒見過此人,戒心大起道:“有什麼事呢?”那人非常客氣,微笑道:“敝主人是雅秀夫人,小人奉她之命,前來請先生往會,因夫人沒有把先生的高姓大名告訴小人,不得不冒昧相詢。”夫差聞言暗忖道:“這個雅秀夫人是何方神聖,難道是以前夫差的熟人?”想到這裏,夫差報上了自己吳龍之名,隨這位騎士前往相見雅秀夫人。夫差登上雅秀夫人恭候在道邊的馬車,這個把自己美麗的玉容藏在重紗之內的美女以她冰冷的聲音說道:“吳王大駕光臨,小女子不勝榮幸。請坐到雅秀身旁來。”夫差從這位雅秀夫人的語氣中知道她與原來的吳王夫差很熟悉。夫差見不到她的真麵目,心中頗為失望,於是依言坐在了她的身邊,一股女兒家的芳香沁入心脾,馬車開出,在繁忙的古都大道上緩慢前進,忽然間,他再也感不到寂寞,當因馬車搖晃使兩人的肩頭不時碰在一起,不由想起與西施等人共乘一輿的動人情景。雅秀夫人淡淡道:“大王來到臨淄,怎麼不來看看雅秀呢?難道多年不見,大王早已把人家忘在腦後了嗎?”夫差聽了雅秀夫人的話,不知原來的夫差跟她的關係到了哪一步,隻得含糊不清道:“寡人昨天剛到臨淄,剛從田豹府中出來,正想去看看你,就遇上了你的馬車。”雅秀聞言卻默然不語,。夫差看她不說話,也不知說些什麼,於是也閉口不語。雅秀夫人隔簾望向車外,默然片刻,柔聲道:“又下雨了,隻不知牛山現在是何情景,吳王有興趣陪雅秀到那處一遊嗎?”夫差想不到她竟突起遊興,訝然道:“牛山?”天色暗沉下來,綿綿細雨,飄柔無力地降下人間。雅秀夫人若有所思地凝望著窗外,輕輕道:“牛山春雨乃臨淄八景之首,不過近年刀斧砍伐過度,致有牛山濯濯之歎,幸好經過一番植樹造林,據說又恢複了佳木蔥鬱,綠茵遍地的美景。正好我們倆今天去牛山遊覽一番。”夫差這才知道‘牛山濯濯’的出處,點頭道:“夫人既有此雅興,夫差敢不奉陪。”雅秀夫人發出開赴牛山的指示,以充滿緬懷的語氣說道:“雅秀少時曾隨先父到過牛山,時值陽春三月,淄水淙淙,泉水從山隙傾瀉而下,涔流跌宕,水汽蒸騰,如雨似霧,望之宛若霏霏煙雨,到今天仍然印象深刻。”夫差聽她言談高雅,婉轉動人,不由一陣迷醉,暗忖她的麵紗猶如牛山之煙雨,使她深具朦朧的迷人之美。雅秀夫人朝他望來低聲道:“剛才妾身見到大王隻影形單的在路上,不禁生出滄海桑田事過境遷之感,遙想當年,大王率領吳軍竟打得強大的齊國狼狽不堪,那時候大王是多麼的雄姿勃發英雄蓋世,而我青春年少,看到大王一眼,竟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你。誰知十多年過去了,大王已滅了楚國,又盡占晉國河南之地,混元天下之勢已成。而我也嫁作他人婦,曆經滄桑,褪盡了當初的年少無知。大王可知你現在處境非常危險?”夫差聞言答道:“我已經知道了,因為剛才就有人刺殺我。”雅秀夫人點頭道:“在這臨淄城,不隻我一人認識大王。要不我現在把車開往城外,送大王回到吳國。”夫差搖搖頭說道:“我還要見齊公一麵,有大事相商。”雅秀夫人說道:“原來大王相見齊公,正巧我二妹寧夫人正是齊公之妻,我想通過她,讓大王和齊公見上一麵。”夫差大喜道:“那就多謝了!”雅秀問道:“妾身冒昧一問,大王為何要見齊公?”夫差歎道:“現在齊國的局勢想必夫人比我清楚,田乞和田豹兄弟威逼齊公,密謀奪位。我想見齊公,就是要幫他對付田氏兄弟。”雅秀夫人聽了夫差的話,笑道:“大王說得好聽,什麼幫助齊公對付奸臣,還不是想讓齊國內亂再久一點再大一點,吳國好坐收漁翁之利。”夫差聞言訕訕一笑。雅秀夫人歎了一口氣說道:“不管怎樣,我都會幫你見到齊公,畢竟幫你就是在幫我的二妹。”說到這裏,雅秀夫人忽然手指著窗外遠處一座山麓說道:“看!那就是輔助桓公稱霸的名相管仲埋骨之處。”夫差循她目光往外望去,不遠處屹立一座大山,淄水,女水兩河纏繞東西,岸邊數百年樹齡的鬆樹,樺樹直指空際,景致美不勝收,大山南連另一列層岩疊嶂的山巒,景色使人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