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秦國質變(2 / 3)

三人都是愛酒之人,不一會兒,三十斤高粱酒喝了一大半。大漢喝幹了一碗酒,微笑著對衛鞅和吳起二人道:“我是嬴師隰,是秦國之主。看到二人都不是尋常人所以才會邀請二位來喝酒,相逢即是有緣,我們可不可以交個朋友,二人的身份能否告知在下?”衛鞅和吳起大驚道:“原來是秦公在此,失禮之處還請秦公海涵。”秦獻公嬴師隰大笑道:“不知者無罪,我的請求二位能否答應?”衛鞅和吳起對視了一眼,衛鞅開口說道:“我們本是衛國人,我叫衛鞅,這位是我的好兄弟吳起。我們兩個聽說秦公頒布求賢令,招攬天下各國的人才。我們二人聞知此事,才會不遠千裏,從衛國千裏迢迢趕來,想得到秦公的重用,也好使自己二人的一身才華不被埋沒。”秦獻公嬴師隰聞言不動聲色道:“那不知二位有何才華值得寡人重用二位?”衛鞅聞言說道:“方今天下列國相爭,國力強弱才是根本所在。如果一個國家人口眾多,國庫充盈,民心歸附,法令穩定,甲兵強盛,那麼這個國家就是強國,而當今天下能有如此國力的就是吳國。而現在的秦國,地小民少,國庫空虛,內政法令,因循守舊,舉國之兵不到十萬,而且還有一部分是老舊之兵。如此秦國,就是弱國,不知君上認為我說得對不對?”秦獻公聞言悵然歎道:“先生所言是也。秦國積貧積弱,連楚國都打不過,何況吳國?現在吳國已滅了楚國和蜀國,兵鋒直逼我大秦。寡人是寢食難安,所以才會頒布求賢令,想招攬天下人才歸我所用。盡快使秦國變強,好與吳國相抗。可是求賢令頒布已有半年,雖然有一些山東各國的士子來秦國,但大都是沒有真才實學之輩,有一些真才實學的士子卻心高氣傲,開口就要做大官,寡人如可應得?”秦獻公嬴師隰對衛鞅說道:“不知先生有何教我?”衛鞅神色肅然道:“治國之道在於強國,而強國就在於變法。就像吳國的李悝變法一樣。進行田製、軍製、吏治、爵製、國製、民製的全麵徹底的變法,然後製定一個穩定而長久的法令,如此,秦國才能長久的強大!”秦獻公被衛鞅所說的話深深地震撼了,突然覺得以往籠罩在自己心頭上的沉沉陰霾頃刻間消散了,感到自己抓住了秦國通向強國的光明大道,。秦獻公站起來對衛鞅說道:“先生一番話讓嬴師隰茅塞頓開,寡人現在知道先生就是寡人要找的治國賢相,先生快隨寡人回宮去,寡人要拜先生為相!”衛鞅聞言大笑道:“既有賢相,豈能沒有良將。”秦獻公聞言,目光不由放在了吳起身上說道:“這就是寡人的良將嗎?”衛鞅說道:“我的這位兄弟熟讀百家兵法,又拜衛國名將師曹為師,是一位軍事奇才。其軍事才華不在吳國的孫武田穰苴之下!”秦獻公大喜道:“果真如此那我大秦成為強國指日可待!不知吳壯士對我秦國治兵有何看法?”吳起聞言說道:“秦地民風彪悍,尚武之風深值骨血,而秦國又有歸順的戎狄部族盡百萬之眾。如果秦公任命我為大將,訓練秦兵,那麼我保證為秦國訓練出一支攻必克戰必勝的精銳之師。這是我擬就的《練兵九策》請秦公過目。”秦獻公接過吳起所寫的兵書,仔細地看了起來,秦獻公發現吳起所寫的《練兵九策》俱是練兵之精要,字字珠璣。不禁歎道:“壯士真乃寡人之良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