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中原會盟(1 / 1)

宋國地處中原腹地,與吳楚晉鄭衛魯接壤,在宋襄公時曾稱霸一時,不過現在的宋國隻是一個中等國家,兵力隻有數萬。以前楚國強盛時,宋國夾在晉楚兩國之間左右受氣,今天楚國來攻,明天晉國來攻,不過因為宋國的特殊地位,可以平衡晉楚兩國的關係,所以宋國常常舉行弭兵之會來化解晉楚兩國的矛盾。這也是為什麼這次諸侯會盟把舉辦地放在宋國的原因。這次諸侯會盟規模空前龐大,除了吳楚秦燕晉齊大國,還有魯宋衛鄭蔡陳唐頓等中小國家,除了各國國君要參加外,各國的有勢力的大臣也都參加,像晉國的趙鞅,智伯,齊國的田乞,鮑牧,晏弱,楚國的子期等人也都來到了彭城。天下人明白了這次諸侯會盟將是天下勢力重新洗牌的時刻,而此時如日中天的吳國就是最大的變數。

吳王夫差明白這次諸侯會盟的重要性,做足了準備。夫差帶領著趙綰和太宰文種大夫範蠡,大將軍孫武率領十萬精兵渡過泗水來到了宋國彭城,宋景公帶領著手下眾臣出城十裏迎接吳王夫差。看到夫差車架到來,宋景公立馬彎腰向夫差作揖說道:“下國國君子欒恭迎上國吳王車架蒞臨。”態度極為恭敬讓夫差大為不解,文種在夫差耳邊說道:“現在我大吳是天下第一強國,而作為我大吳的鄰國,宋景公當然要如此對待君上。”夫差一聽恍然大悟,連忙扶起宋景公,對其說道:“寡人遠道而來,對貴國造成的不便請多原諒。”宋景公連忙說道:“吳王說的哪裏話,吳王來到我國,是我宋國的榮幸。希望貴我兩國今後和睦友好,守望相助。”夫差點頭道:“那是一定的,吳宋今後一定會和睦友好的。”宋景公大喜,連忙請夫差到城裏安頓下來。

翌日,諸侯會盟正式開始,各個諸侯國國君和大臣都來到了宋國為其建造的大殿內,主座做的是周天子派來主持會盟典禮的公子申,畢竟人家代表的是周天子,而臨近主座的座位則成為了爭奪的焦點,最終在宋景公的協調下,以年長而坐,夫差對其並不關心,因為這隻是一個形式,夫差更關心的是實際的東西。果然,在排好座位後,沒過多久,就來到了這場會盟的主題:選取盟主。這下大殿裏一片安靜,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眼中都露出火熱的目光。誰都想當盟主,但這需要實力。最終盟主的人選落在了吳晉兩國的身上,楚國剛剛被吳國打敗,所以失去了資格,其他的秦燕齊等國實力還落後吳晉一截。這時晉國的中軍將趙鞅開口說話了:“我大晉幅員千裏,帶甲百萬,當為諸侯主,而且我大晉曆來是盟主,而觀你吳國興起不久,而且極其好戰,攻打欺淩鄰國,又何德何能為諸侯主。”這時吳國太宰文種冷笑道:“你晉國現在由於內亂頻發,自顧不暇,還有何麵目當這諸侯主?但我大吳就不一樣了,我大吳在吳王的帶領下上下一心,擊敗了強敵楚國,現在我大吳無論在國力還是軍力上都勝你晉國一截,所以我大吳當為這諸侯主!”但是晉國人還是不服氣,吳晉兩國的大臣們吵作一團。夫差看到這種情況,就開口說道:“既然嘴上說不通,那就用實力說話吧。”夫差的話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畢竟要想當這盟主就得依靠實力。晉頃公一看木已成舟,也就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在宋國的校兵場上,吳國的十萬大軍在大將軍孫武的指揮下分成左中右三陣,演練各種陣法,聲勢極其浩大,所有觀看吳軍軍演的人臉色都變得蒼白,晉頃公在看了吳軍的軍演後,歎道:“真乃天下之雄兵也。”於是服輸,最終吳國當選為盟主,成為了春秋霸主。

吳國當選盟主後,所有的諸侯國都來向夫差表示祝賀,並希望與吳國交好,夫差無論是誰都熱情接待。最後晉頃公一行人來到了夫差的麵前向夫差表示祝賀,還有一些人臉上掛著不服的表情,不過夫差並不在意,趙綰也見到了父親趙鞅,趙鞅雖然恨趙綰吃裏扒外,但畢竟是骨肉親情,原諒了趙綰的所作所為,並告訴了趙綰在王宮生存的經驗。夫差看到了智伯遞來的眼神暗示,於是會意地和智伯來到了一處安全隱秘的場所。智伯說道:“離別一年,吳王已坐上了霸主的位置,人生際遇可喜可歎啊,不知與我當年的承諾還記得否?”夫差說道:“智伯當年的救命之恩,寡人沒齒難忘,隻要智伯有什麼要求盡管提來。”智伯大喜,對夫差說道:“現在晉國趙韓魏三家已結盟對付我智氏。我希望在智氏與趙韓魏三家火拚的時候,吳王能派兵助我。”夫差連忙點頭說道:“這是一定的,當年可是歃血為盟的,隻要智伯需要,我大吳的精兵強將隨時恭候差遣。”智伯大喜,對夫差千恩萬謝後告辭離去。夫差看著智伯離去的背影冷笑道:“等你與趙韓魏三家火拚時,即使你不要求寡人派兵助你,寡人又豈能錯過這場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