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是個吹嗩呐的。
慶城附近十裏八村都知道,在李村有個叫李根的老頭吹嗩呐很厲害,據說差一點還上了國家的電視台表演。
更讓人羨慕的是,李根生了個好兒子——李非。他是附近村子裏唯一一個考上大學的狀元郎。
我就是李非,村子裏人口中的狀元郎、學神。
隻可惜,神——是偽造的,李非沒有拿到狀元,他也不是學神。
他隻是一所普通一本撲街專業的撲街學生罷了。
社會大環境不好,畢業即失業,李非毫不意外的找不到工作——倒也不算完全找不著工作,如果開著變聲器裝女陪玩也算工作的話。
可惜有一次李非忘了開變聲器,給自己的老板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於是李非永久的被陪玩網站列為了不受歡迎之人。
失去了最後一份工作的李非,不得已回到了村子裏,拿起了自己父親的嗩呐。
吹嗩呐是個掙錢的行當,但也是個技術活,不是隨隨便便拉個人就能行的。
所謂千年琵笆萬年箏,一把二胡拉一生,嗩呐一響全劇終。
嗩呐作為喪葬儀式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演奏者是有很高要求的。
指法,口型,更重要的是要一個好肺活量,白事講究的就是嗩呐聲滴滴答答三天三夜都還沒落下。
一場演出下來,吹嗩呐的至少能拿好幾千塊,可比上班掙錢多了。
李根在世的時候,曾經也教過李非一些簡單的嗩呐技巧,隻是當時的李非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會靠著這玩意吃飯。
李根是在一場大雨天沒的,李非記得那是自己大二的那年,村裏打電話說李根沒了。
那是一個暴雨天,天雷劈中了李非家的茅草房子,熊熊的大火將房內一切東西燒了個精光——也包括熟睡的李根。
盡管沒有找到李根的屍體,但是無論是警察還是村裏人都認定李根死在了大火中。
說來也奇怪,大火燒光了整個屋子,卻唯獨留下了李根那把烏漆麻黑的嗩呐。
李非第一次吹嗩呐,就是在李根的葬禮上,嗚咽的嗩呐聲讓葬禮上的參加者無不潸然淚下。
甚至據說後來本來有兩對鬧離婚的夫妻在聽了李非的嗩呐曲之後都又重歸於好了 。
也就是在那之後,李非開始陸陸續續的接在白事上吹嗩呐的活計。
村子裏的鄉親都是李非的恩人,是在他們的資助下,李非才順利念完了大學。
所以李非也隻是象征性的收鄉親們一點油錢,但是他心中一直掛念著能不能來一隻肥羊讓自己狠宰一刀。
他可是記得,在好多年前,自己的父親出去演奏一次就能帶回幾十張紅鈔票,現在自己總不至於比他還差吧。
直到有一天,李非接到了一個電話——塔寨村裏有喪事,主人願意出十萬的價格請李非去吹嗩呐。
塔寨村是隔壁省的一個村,李非雖然沒想到自己的名聲已經傳到隔壁省了,但看在紅彤彤的鈔票下還是欣然應允了。
一路上,專車接送,讓李非是大開眼界。塔寨村的村長是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看上去文質彬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