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聒噪的蟬鳴少了許多,盡管天還帶著燥熱,但早晚也多了些許涼意
日影西垂,疾馳的駿馬飛奔而過,帶起官道上枯黃的落葉飄然於空,隨之又悄然落在旁邊的枯草地中,好似那本該是它的歸處
“玉門關楊將軍急報,速開宮門”
信使從馬上一躍而下,抬起手中令牌便直往宮門去
赤金令牌乃駐地將領直屬,為了不延誤軍情而發,攜之可直麵聖顏,任何人不得阻攔。宮門守衛自然認得,當即打開宮門,帶人火速前往正陽宮
“此,此事可當真?”
“是”
麵對九五至尊的震怒,信使沒有畏懼,隻是雙手撐地俯下身子,重重磕了一個響頭
“太後以福嬪性命要挾,蠱惑楊老將軍協同七殿下逼宮造反;並欲劫殺前去接殿下的嫡長公主。可殿下不欲手足相殘,也不願做亂臣賊子。便自行帶人去救福嬪,卻不想太後如此心狠,楊老將軍得知此事後趕到已經太晚,殿下已經、!”
“那你同朕講,翊陽又是怎麼回事?她又如何受的傷,傷得可重?”
潔白的信紙被捏做一團,即便重重砸在身上也沒有絲毫痛感。從急促不穩的喘息中能清晰感受到說話之人的羸弱無力,也能感到他心中急切
聞言信使匍匐在地不敢抬頭,穩住心緒後才繼續道
“公主得知此事後等不及楊老將軍,便獨自去救人。可雙拳難敵四手”
“公、公主她、”
為了以防萬一,楊老將軍的信中隻提及公主受了傷,並未言明傷得如何。現下從皇上的態度不難看出他對公主有多在意,此刻要他如何敢說出真實傷情
“說!”
天子震怒連同拍案聲一並落下,驚得殿內眾人紛紛跪地,信使更是冷汗涔涔,濕了裏衣。糾結一番後才抱著視死如歸的氣勢將話說完
“公主身上受傷不重,但眼睛似沾染了髒東西,暫時失明。她說此症狀以前有過,可以治好;臨行前特意交待不可將她的傷情喧之於眾。”
好不容易一鼓作氣將話說完,原以為會迎來一頓狂怒,卻不想大殿因他的話結束而陷入良久的沉寂,寂靜到隻能聽見皇上急促不穩的沉重喘息
“失、明?”
聽完雙全的話,雙喜手中托盤不穩,折子落了一地,怔怔看著眼前的人,發出的質問都帶著顫抖
雙全不動聲色接過他手中托盤,麵容卻依舊冷淡
“她說曾經有過這般症狀;陛下問過辛夷,他並不知曉”
“安陽一行,辛夷自然是不知的”
雙喜已經顧不得太多,回完這一句便匆匆往宮外去。從一開始他就覺得這件事不對,可公主等不及;果不其然,結果怕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看著人有些失魂落魄的離開,雙全眉頭一皺,撿起地上的折子一並帶回了尚書房。安陽之事過去已久,但雙喜斷然不會對他撒謊,既然能治好,便也算不得嚴重了
天色已黑,馬車在京中不能急行,隻能緩緩往公主府去。雙喜有些無力的靠在車壁上,閉眼沉思
此次七殿下身亡,公主受傷;從某種角度來看並非壞事
前日被囚宗祠的四公主自戕而亡,遺書泣血,字字有悔。百姓紛紛傳言是嫡長公主懷恨在心,逼死了她。如今局勢,但凡牽扯上公主,必會帶上諸君之爭;現下公主在百姓眼中儼然成了一個為奪高位、殘害手足之
而玉門關一事由楊老將軍親自上書;死的是自己親外孫,他自然沒有包庇凶手的道理;可公主為救弟弟身受重傷,自然能堵一時悠悠眾口
此事來得太過巧合,巧合得如同特意安排一般
安陽一行,公主眼中不慎濺血才導致失明;此後即便屢經戰場也未曾有過同樣情況發生,這次又是因何所致
想到此處,腦中公主失明後神智皆失、幾近瘋癲的模樣便揮之不去;若公主此次失明為真,那必須盡快將了無送過去才行
中秋前夕,宮中連發兩道聖旨;其一追封七皇子沐亦凡為閔孝親王,遺體即刻送回京城,安葬於皇陵。其二詔太後回宮,協助刑部徹查此事,以證清白
“閔孝親王忠孝仁義,雖龍心甚慰,但天子亦為人父,深能體會楊老將軍心中之痛;特準老將軍暫卸軍務,隨送喪隊伍一同歸京,送閔孝親王最後一程。楊老將軍還請節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