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傅張大英家的二子領了個蠻(俊)女娃回來了。這個消息在本來就沒有多少新聞的傅家莊不脛而走,讓整個村子變得熱鬧起來。
傅家莊,位於陝西秦嶺以北的關中道上,隻是一個自然村,坐落在一個不算偏僻的扶陽縣城的北邊。要說大的方位,在關中道的西邊,屬於西府地區,卻又剛好在省城長安和西府陳倉的中間位置。
村子不是很大,卻分了四個小堡子,東傅組、西傅組、上傅組、下傅組。由於大路東西走向,所以東傅組與西傅組相距離比較遠,而上傅與下傅靠著大路就離得比較近點了,上邊村裏人吃完麵打個飽嗝下邊村子人都能聽到,所以人們也就習慣叫上傅與下傅,而不叫南傅與北傅。
其實老一輩的人們喜歡在傅家莊前麵加個唐華,叫唐華傅家。為啥呢?唐華其實是傅家莊片村名字。人們把在地理位置上比較集中的幾個村莊統一叫一個名字,而不去管他的行政劃分,唐華就是傅家莊的片村名。除了傅家莊四個小組外還有畢家、孫家、吳家。在這一帶地方,片村的還是很常見的,唐華隻是其中一個。唐華這一片,傅家莊靠西一點,而上傅和下傅更靠近西傅,這傅家莊曾經輝煌過一段時間,人們就默認傅家莊就是這唐華的中心了,所以老一輩人們更願意沿用習慣叫做唐華傅家,而不是和平鄉傅家莊。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這二子要領個女娃回家了這事也不是啥壞事。在村裏,男孩子到了結婚的年齡了,能領個女娃回家,那八成就是已經說好的媳婦了,在農村基本上能見家長就說明已經是板上釘釘子的事了,不像城裏頭見家長後才定奪,兩人都好了一段時間了說黃了就黃了。
很快,這消息就像一陣風一樣,刮遍了傅家莊的村頭巷尾。人們覺得這事比較新鮮,人們都有獵奇的心理,有的人高興,有的人嫉妒,有的人卻是抱著看看熱鬧的心理,看這次這二子能搞出個啥名堂來,再給來個爆炸性的新聞,那就更熱鬧了。在外人看來就這麼屁大點事卻成了傅家莊人們田間地頭諞的熱點。因此,這張大英家的二子一時間也就成了這不大不小的新聞中的焦點人物。就吃一頓飯的時間,這事情一下子幾乎全村人都知道了。
“聽說二子這回可出息了,開個小車回來了,領的那女娃長得還蠻(俊)得很,要這事能成,這張大英也了卻了一樁差事啊,為這二子,張大英可沒少操心,如今二子都二十好幾的人了,自己領回來那麼俊的個媳婦,你別說還真讓人羨慕,我要有那麼好個兒媳婦,人家要多少彩禮我都願意。”說話的是傻愣他媽。傻愣倒是無所謂,看看他媽,嘴一歪笑了笑。
“我就知道二子這娃會有出息,果然不出我所料啊,這肯定才是個開始,以後肯定還會搞出來更大的動靜來的。哎呀,這張大英總算要熬出頭了,這些年把這三個孩子拉扯大也真是不容易啊。”說這話的是村裏頭的傅全武。他是村裏頭唯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此刻的傅全武就像是自己領回來了一個老伴兒一樣,心裏那是一個高興啊,拿出他那別在腰間的煙鍋,裝滿了煙葉絲,吧嗒吧嗒的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