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浩蕩,滄海桑田。
萬年光景,帝國浮沉。
不知如今有多少個國度。
在大陸東方,東洲國的青城鎮上圍繞著幾條小村。各村有幾十戶人家,民風淳樸。
離小村落八十裏的東北方,有著座不平凡的小青山,青山低矮,可偏偏常綠,山上從來隻有春天,村民們敬畏,並取名為小仙山。
後來有道士經過此地,詫異其的神奇,便留在此處修煉,開宗立派,仙山派便由此而生,仙山發展百餘年,頗有名氣,與村民間和睦相處,幫助他們抵禦強盜,在附近的人家中,尋找資質上好之輩,無論男女,皆可拜師學藝,有教無類,自成一段佳話。
在平日裏,仙山派的弟子常巡遊在城鎮,照顧周圍百姓,幫助百姓抵禦強盜流寇,於是乎百姓對小門派和小仙山日益崇拜,香火不斷,並以自家子弟在山中修煉為榮。
晨光將至,微風徐來。
蘇元正打坐在小仙山,周圍靈氣彙集,見其雖一身破舊麻衣,但眉目清秀,黑發如瀑,神氣自在,頗有一番清冷超俗。
蘇元修行天賦不錯,十年前拜入仙山派,在打柴煉體後,修行數年,算到現在,正好十五,實力屬小輩之中上流,是小仙門中的師兄,父母和小村莊以他為驕傲。
雞鳴打響,晨練告一段落。
“不夠啊,還是煉氣五重。”
蘇元雙目慢慢睜開說道。
傳聞下界的境界劃分為煉氣期、築基期、結丹期、元嬰期和化神期,各境界細分為十重。修真的速度,依靠本人的悟性還有資質。悟性因人而異,虛無縹緲,有人先快後慢,先慢後快,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而資質是由本身的靈根所決定,靈根數量越多,吸收靈氣的效率就越高,速度越快,修為自然水漲船高。
“總不能輸給張良吧!這麵子往哪裏放啊?”
蘇元手揉著臉,放鬆緊繃的心。
蘇元由於實力強勁,在門派弟子中排名靠前,有實力就會有競爭,因此被不少人列為眼中釘。
張良便是其中一個,張良家世比蘇元優越,修為與蘇元不相上下,雙方有非常多的過節,平日裏兩人表麵和睦,實際上內地裏暗波洶湧。
青山多樹,密集成林,林蔭中透出幾分幽靜,幾分神秘。山中建了許多房屋供弟子居住,屋中實用簡潔,有圓形的拱窗,中央便是傳道授經的道院,連接著數百條根據山勢建成的木橋,木橋上的轉角雕刻精細,各種花紋,琳琅滿目。木橋能通向煉丹房,練功房,試煉台等地方。
門派大門幾乎與山齊平,門上雕刻著不少紋路,立雙台於左右,左右玉龍栩栩如生,張牙舞爪,雙須飛動,有騰空之勢,門前有一道石梯,此時山門大開,氣派十足。
蘇元晨修後快步走下山頂,路上不少的師弟向他打招呼,蘇元假意迎笑,一番招呼過後便繼續趕路
他得趕去練功房,隻因今日過後便是一年一度的回家探親,這時練功房人最少,靈氣最足,他要加緊時間修煉。
年考將至,這可是他心中的一個大煩惱。
進入練功房,靈氣在周圍徘徊,蘇雲貪婪地吸收,靈氣通過靈根進入經脈,彙聚在丹田,氣息又穩固了幾分。
“可惡!還沒有突破成功,這個瓶頸已經卡了我很久了!”
練功房傳來蘇元的歎氣聲。
家中不僅有老媽子的碎碎念,有父親的嚴厲,弟弟也老纏著蘇元。生活窮苦,平日也爭吵不斷,但這一切都是蘇元朝思暮想的甜。
家庭永遠是最溫暖的港灣。
蘇元平日努力修行,因為實力靠前的可以拿到門派的補貼,就可以貼補家計。
每年回家,大家在飯桌上的闊談,吃點花生,桌上喝點濁酒,聊一下奇聞樂事,便是這一年最幸福的時刻。
一天過後,蘇元急忙下山,小青山上滿眼片綠,常年春天,陽光明媚溫暖,映入人心暖洋洋的,美景讓人忘記了煩惱。
經幾天長途跋涉,蘇元走入小村莊,摸著小道,顫巍的手推開家門。
家徒四壁,卻非常整潔,映入眼簾的是熟悉親切的家人,蘇元此時眼露淚光,說道:“爸媽,我回來了。”
亂寫的,停止更新一個周,準備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