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聽故事的人(1 / 1)

我本不是個擅長察覺別人情緒的人,所以很多時候隻願當個傾聽者。當我覺得我可以當個默默無聞的傾聽者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心境早已踏入雲端,隨著生命中路過的人一樣,忽起忽落。

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的腦袋裏是空白的,也醞釀了許久,到最終決定提筆,我花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回想幾年來身邊路過的那些萍水相逢的陌生朋友。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們的年齡,但我想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們內心裏都有深深的傷疤。

都說傷心落魄時人容易買醉,而那種東西似乎總能把人帶進另一個世界,自己不是自己,這個世界也不是原本的模樣。

可夢醒時,一切又會回歸原點。

我們本就是孤獨的人,能在優美的夢境裏暢遊一般已讓許多人獲得了短暫的快樂。這座城市太大,每個街道總有人聲鼎沸的時候,可到最後,誰都隻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沐浴黑夜之時,它就關不住那些遊蕩漂泊的靈魂。

人生的每一段經曆,都是一次沉澱,一次積累。我們在歲月的積澱中,逐漸明白了生命的真諦,懂得了珍惜和感恩。與其追逐虛無的名利,不如追求內心的平靜和自我實現。

當回首往事,我們會發現,人生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有快樂,有悲傷,有風景,也有荊棘。而我們,正是這幅畫卷中的畫家,用心情和行動,為自己的人生賦予了色彩與意義。

……

如果你願意傾聽他們的故事,我也願意提筆分享,不管它是蘭因絮果亦或是風燭草露,這冰涼的人間也本該擁有記錄它們的一席之地。

書名就叫《聽故事的人》,希望它能在你們孤獨的時候,給你們陪伴,亦或是找上三兩朋友,去一趟街邊的酒館,談談這些年的不易。

……

反正路總有盡頭,你也總會苦盡甘來。

願你在此後無眠的日子裏,總能想起一個願意傾聽你故事的人。

……

在時光的縫隙裏,有一座名為\"聽故事的人\"的靜謐之所,酒館老板名喚空穀,醇香流淌其中。城市的燈火繁星般閃耀,而這個酒館則是靈魂的港灣。

在這個古老的酒館裏,歲月仿佛沉澱在每一根木梁上、每一寸石牆間。老板空穀時常凝視著酒杯中泛著微光的琥珀液體,眼神深邃而又悲涼,仿佛蘊藏著無數個故事,而每一個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

客人們在這裏交織出屬於自己的時光,他們或是為了尋找遺失的心靈碎片、或是為了逃避那個無法忍受的現實。

在酒館裏,孤獨是他們共同的伴侶,他們用沉默和酒精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空穀常常靜靜地站在吧台後,微笑著聽著客人們的傾訴。那些故事,有的深情如詩,有的苦澀如酒,有的婉約如歌。

他是一個默默的傾聽者。

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書,一頁頁翻開,散發著青春和歲月的香氣。

預:

我原本以為救贖的故事到最後都能擁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天時、地利、人和,可終究這世界總有光照不到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