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的某一個晚上,20點48分。
“哎,我要是從未來穿越回來的主角就好了……”
廣州市某城中村美食街的小吃攤上,一名十七八歲的少年正對生活傷春悲秋的抒發著感慨,故事才剛開了個頭,後腦勺就迎來了一次暴擊。
“黃若兮,你你過分了啊,就許你什麼都不幹,坐在那看些屁用都沒有的課外書,我幻想一下當主角擋著你了還是怎麼著?媽說下學期的學費都要交不起了!”少年放下手裏的料理鏟,一臉幽怨地轉過頭,氣急敗壞地怒視著眼前的女孩。
少女一張白淨的瓜子臉,在無框眼鏡下藏著一雙水靈靈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櫻桃小嘴,後麵紮著高馬尾,由於穿著一身冬季校服,不好判斷身材比例,單從臉蛋來看,絕對是校花級別的,模樣跟黃若夫還有七八分相像。
不錯,她是黃若夫的龍鳳胎姐姐——黃若兮。
她秀雅,自有一股輕靈之氣,肌膚勝雪,雙目猶似一泓清水,顧盼之際,含辭未氣若幽蘭,自有一番清雅高華的氣質,讓人為之所攝。
迎著弟弟怒視的目光,黃若兮臉上沒有一絲絲的情緒波動,抬起頭掃了一眼黃若夫,糾正道:“拜托,請叫我姐!還有,你做白日夢就有用了?你怎麼知道我看的課外書就沒用?”
“你也配?你我都是同一天出生的,憑什麼要我叫你姐?”他黃若夫是誰啊,在學校裏稱王稱霸慣了,帶著一群小弟四處禍害,也算是一個人物了啊,伏低做小是絕對不可能給別人伏低做小的,麵子不要的嗎?
況且,憑什麼自己在攤位上忙前忙後,黃若兮卻坐在凳子上看課外書了?黃若夫就是氣不過,做白日夢怎麼呢?生活已經如此的艱苦了,苦中作樂怎麼了?
別人家不都是姐姐幹活,弟弟愉快玩耍的嗎?
於是,他決定想一個很大又很抽象的問題,刁難黃若兮一下,露出從善如流的表情問道:“好吧,既然你讀了這麼多有用的書,那你解釋一下,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會存在貧富差距這麼大的現象呢?”
黃若兮用手推了推眼鏡,用看白癡的目光盯著他看了幾個呼吸,這對別人來說可能無從下手,對熟讀曆史的她來說不要太簡單了,“財富的偏差就是認知上的偏差!如果一個人能夠讓自己的財富持續且穩定,那麼他一定是認知非常高的人。
認知差就是知識基礎差,理論基礎差!正確的知識應該是讓人輕裝前行,而非內耗、焦慮和沉重不堪的。一切理論介紹的都是關係之間的規律,都是理性清晰的,讓人的思想和行為趨於實踐,而非情緒化、感性的!學習理論知識的目的不是讓人去思考人生,而是讓自己更加篤定地去實踐。
現實中我們能找到很多證明的例子,我這裏就不拿個人舉例了,免得你又說那些都是極個別的特例,就說最近幾十年的社會財富變化,很輕易就能看出財富差距與知識理論的相關性了。
雖然當下獲得知識的門檻降低了,社會上卻充斥著各種浮躁的、沒用的、迎合大眾的八卦和段子,占據了絕大部分人(底層民眾)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知識獲取渠道。明明這個世界上賺錢的方式那麼多,他們偏偏隻知道打工這一種,就這個也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懶惰是人的天性!財富、地位隻是匹配一個人思想和實踐的顯性結果之一而已,每個人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罷了,誰也別埋怨誰。”
聽著好像是有那麼點道理,人們感到迷茫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麵對困境時,自身沒有足夠的見識和知識理論作為燈塔,去規劃怎麼做才能得到理想的預期。
遠古時期的三皇五帝,哪一個不是不是智者?創造、總結、積累知識引領著人類文明在進化;到了春秋戰國之後,知識一直都掌握在貴族手裏。
除了貴族,其餘人甚至都隻被是作為財產。後來孔子有教無類地推廣自己的學說,將知識教給更多的人而成為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