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曆1184年5月,峰洲雨陽王洛滄暗通胄洲、碌洲數節度使,帶甲三十萬,蓄意謀反。
季成帝詩餘事長目飛耳,先已洞悉這場禍亂,於同年6月下旨召洛滄進宮覲見,意欲將這場叛亂扼殺於搖籃之中。
洛滄將計就計,與諸藩鎮相約煙火為號,裏應外合,一舉篡奪季朝皇權。
當是時,三十萬雄軍化整為零,分散於野,隻待皇宮微起煙苗,季朝帝都、百年名城星槐乍變修羅血海。
然而季朝大將宗遠河先已預測洛滄行動。洛滄尚在進宮途中,胄洲、碌洲各節度使已然相繼伏誅,三十萬反軍不戰而潰。
隨後洛滄撞柱殞命於宮廷,臨終反笑,終未留下隻言片語。
同年9月,宗遠河親身坐鎮刑場,峰洲洛家上下兩百餘人,盡數問斬。刑場慘烈,人頭似豆,鮮血如流,圍觀百姓無不唏噓。
沒人看見,冰冷如鐵石的監斬官黯然落淚。
始於洛滄的政變畫上句點,史稱雨陽之亂。
然則這場政變宛如一個王朝盛極而衰隱晦訊號。
此後二十年內,盛極一時的季王朝逐漸顯現頹態,國內藩鎮動亂、平民起義此起彼伏。
1203年,塵丘以北,黎國大將微生千山率軍四十萬,跨寒山、渡霜河,張弓布陣,遙望星槐。
二十年內,宗遠河禦敵平寇,戰功赫赫,功高震主,成帝憂患,暗削其實權,遣大將魚粲掛帥擊賊。
兩軍對壘,曠日持久,國力相耗,鋒鏑之苦,道殣相屬,民不聊生。
1206年臘月,寒山小道,積雪封霜,刀削一般平潤、鬥絕的涯下,劍客悲歎,拔劍刻石:
遙望虹蜺金殿,淒清篝火寒營。拂曉明霞殘照雪,忽起晨鍾叩問聲。新埋多少兵。
此去願君無恙,書來最是心驚。忍把塵丘沙下血,寫作家國誌士名。英魂不複生。
——《破陣子·書寒山絕壁》
次年三月,春雪初融,宗遠河親身考察戰場,一路至寒山之下,臨奇絕峭壁,見壁上題詞,內心大震,環刀出鞘而和韻:
落日黃沙畫角,陰風深穀孤營。一片寒山林下舞,數點飛鴻寄語聲。多情隻有兵。
舉目神兵強將,料敵繞陣三驚。青史拾翻千載後,猶記男兒百戰名。幾曾問死生。
——《破陣子·步韻》
又三月,魚粲兵敗於塵丘荒漠,二十萬大軍十不存一。
敗訊傳遍京師,滿朝惶恐,叩拜社稷而諫割地求和者,不計其數。唯獨宗遠河舊部各將領誓死不降,力推宗遠河掛帥出征。
又三月,宗遠河再披戰甲,攜六萬新兵殘兵,遠赴塵丘戰場。
同年冬,著詞寒山小道的劍客帳外求見。
劍客麻屣鶉衣,頭戴鬥笠,身披鬥篷,遍布風霜的冷峭俊臉盡是肅然。此人竟是被江湖人稱作絕代劍客、古今奇士的公冶奇。
宗遠河已是當代名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再有公冶奇相助,更是如虎添翼,勢不可擋。
塵丘以東,寒山以南,連綴一方深穀,因其猿鳴奇哀,回聲彌長,恍若隔世,獲名往生穀。
公冶奇使計,聲東擊西,明攻微生千山大營而暗襲其後方糧道。
微山千山同為當代名將,當知糧道乃大軍命脈,早已令其麾下先鋒,一代奇女子沈月朗埋伏於糧道外野。
公冶奇奇襲失敗,三千人隊伍七零八落,僅剩幾十人小隊駕駿馬直奔往生穀。
沈月朗深知活捉公冶奇無異於斷宗遠河一臂,而宗遠河一敗,泱泱季朝便大勢將盡,黎國一統天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