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趣味小分享之小篆戰爭(2)(1 / 3)

“你也許分得清有多少種豬,但是你認識文字麼?你知道回字在七國一共有多少種寫法麼?”貴族嗤笑著反問。

屠戶老老實實回答:“我不認識字,不過我一直想學學看。不然每次城門帖出告示,還得請人幫我讀。這個看起來更好學一點。”

貴族把手擱在額頭上,擺出驚歎的樣子:“我的天,一個殺豬的也要學識字?如今到底是什麼世道?”

李斯冷冷地接道:“如今是大秦帝國的世道。”

貴族發覺自己失言了,麵色一變。

躲藏在帷幕後的趙高拿過一片竹簡,開始用刻刀記錄下什麼。

一位身著華服的男子這時候把身子趨前,高舉右手:“請問我可以發言嗎?”

李斯認識他,這是卓氏,一個在趙國作冶煉生意的大商賈,靠著貢獻大量金錢和鐵器贏得秦王信任,免去流徙之刑。

李斯朝他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卓氏環顧四周,說:“我覺得吧,早就該這麼幹了。你們都知道,我是作兵器生意的,常年都在七國市場跑來跑去,辛苦之處是不必說的。就因為六國文字不統一,字體又複雜,光是相同內容的說明書,就得刻上好幾種,而且成本高,生產周期長。幸虧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早早統一了六國,大好事,大好事啊。如果能推行簡體字,我們這些作商人的,成本能再降了幾成呢。”

他說完偷偷瞄了趙高一眼,看到後者無動於衷,這才放心地坐回去。

李斯微微一笑,看來事情比想象中順利。

這時候,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顫巍巍地站了出來:“這些字……可都是三代下來的傳承!傳承這,這怎麼可以隨意改動?”

李斯對這個質疑早就有了準備:“如今七國文字大相徑庭,老先生您認為哪一種才是三代的傳承呢?”

老學者氣呼呼地說:“它們固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周室欽定字體的傳承,一脈相承,有所變化也是情理之中。這些鬼東西算什麼?塗鴉嗎?”

李斯眉頭一立:“老先生的意思,是說隻要是周室欽定的,我大秦便不能違背嘍?”

這句話是很嚴重的指控,誰都知道始皇帝對權威十分敏感,一時間都十分緊張。

趙高躲在帷幕後,低頭奮筆疾書。

老學者毫不畏懼地仰起脖子:“欽定這字體的,不是周室,也不是商室或者夏室,而是天意如此。倉頡發明文字的時候,天下粟雨,鬼神為之夜哭,那是能隨便改的嗎?”

他的拐杖幾乎觸到李斯的鼻子,李斯毫不動怒:“鬼神既然哭過一次,就可以再哭一次嘛。”

“你!僭越!”老學者大怒,要用拐杖去砸李斯的頭。

一位穿著青衫的中年男子連忙把他攔住,低聲勸慰了幾句,拽回了座位。

李斯看到這中年人的氣度不凡,側過頭去問:“這人是誰?”

叔孫通有些尷尬地回答:“是在下的老師孔鮒。”

李斯點點頭,原來是儒家的首腦人物,這回有意思了。

孔鮒把老人安撫,然後站出來從容道:“李丞相。在下認為,治國在德不在險。隻要我們懷著仁德之心,多行善舉,就一定能夠構建一個中和仁義的社會。您這些所謂的……呃,小篆……既不符合先賢的精神,更不符合禮製。無禮,則道不行,竊以為十分不妥,十分不利於周禮的複興。”

法家和儒家對彼此的厭惡,幾乎是天生的。

李斯最討厭的就是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儒生,這個孔鮒絮絮叨叨,讓他從一開始就變得不耐煩。

孔鮒不知道李斯的心理狀態——或者他假裝沒有覺察,繼續慷慨陳詞:“每一個字,都承載著一段曆史。改變了字體的寫法,就等於攘棄了先祖們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試想一下,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些偉大的古代著作居然要用所謂‘小篆’的粗陋字體寫出來,豈非用駑馬去拉一輛禦輦嗎?這是何等的可笑!何等的非禮!”

“非禮啊!非禮!”

孔鮒的弟子們在老師背後氣勢洶洶地高呼著口號,隻有叔孫通為難地縮著腦袋,一聲不吭。

李斯沒想到儒家居然反對的如此激烈,眼神裏閃過一絲殺意。

守殿的士兵們想要衝出來維持秩序,儒門弟子一邊繼續喊著“非禮”,一邊圍在老師周圍。

李斯用眼神阻止了士兵進入,叔孫通覺得自己必須得站出來說點什麼了。

他重重地咳嗽了一聲,下意識地把自己的官帽扶正,站了出來。

“老師。”他先深深鞠了一躬,然後開口道:“您的九世先祖、偉大的導師孔丘教導我們說……”

所有的儒生聽到“孔丘”的名字,都條件反射般地立正,遙空一拜。

叔孫通繼續道:“夫子說過,禮之用,和為貴。請您想一下,假如我們每一個郡、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文字寫法,這個世界該多麼混亂。我以為先賢的意誌,是存在於字裏行間,而不是單個的字裏。字形的調整,無損於這些先賢的理想。”

“狡辯!偉大導師教導我們說:名不正,則言不順。這些小篆連形都不正,更別說什麼名了。這種東西如何能立言。烏鴉的語言,能夠傳達鳳凰的高潔心誌嗎?”

“可是這樣難道寫起來不方便嘛,你看。我抄一遍論語,比平時要快兩天。這樣會有更多人能讀到夫子的著作。”

“僅僅隻是為了方便,就要舍棄尊嚴?你會為了跨過一個臭水溝,而把自己的華麗朝服墊在腳下嗎?”孔鮒義正詞嚴地斥責道。

“夫子說過,有教無類。既然夫子認為無分階級,任何人都有權利接受教育,那麼用小篆去讓更多人接受教育,有什麼不好?”叔孫通的聲音也變得大了。

“荒唐!”孔鮒大喝一聲,踏前一步,“周字的構成有著自己的一套規律和法則,這種胡亂修改,根本就破壞了字的內在邏輯性。”

“儒家也配談邏輯性?”在座的一位名家門徒發出不屑的聲音。

儒門弟子怒視,名家門徒卻毫不畏懼,論耍嘴皮子,這些儒生遠不是名家的對手。

李斯這時站了出來,唇邊露出一絲狡黠的微笑:“您剛才說這是胡亂修改,是覺得它真的不合理,還是說,僅僅隻是因為您的意見被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