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外桃源(1 / 3)

桃源鄉一個處於神通大陸東南方向且偏僻遙遠的鄉村,村子被群山包裹,有一條大河和幾條小河供給村民飲水生活,此地沒有受到戰爭的紛擾,村民耕地勞作,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村子最大的河流離著村莊幾裏地遠,這條河流被取名為盤龍河,是村民一代代流程下來,也不知道是否真有一條龍盤踞在河中,在盤龍河上有一座橋,橋身是由石頭組建而成,這座橋經過數千年的風吹日曬,河水衝擊都沒有出現倒塌的情況,村裏老人隻知道這座橋村子非常多年,具體年份那就不得而知,這座橋名叫渡河橋是一代代流傳下來。這座橋也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村民需要外出時都需要經過這座橋才能出去外麵,橋下掛著一柄劍,站在橋下抬頭看去劍身已經鏽跡斑斑,不知道是否鋒利,每當有大風吹來時,劍都會隨風搖擺,發出一陣響聲,聽村子老人說這把劍是用來鎮壓邪物,用於保佑村子每年都能夠風調雨順,每家每戶都能夠豐收。

隻是近幾十年來不斷有外地人走入村莊,當地人為了與外來人交談方便,特意從外麵聘請了位教書先生,教書先生姓文,村民都叫他文先生,至於他的真名村民們都不得而知,文先生在村裏待了近三十年,從原本的青年到現在兩鬢斑白,每天穿一身樸素長衫走入學堂,文先生負責教書,教孩子們官話,保證孩子們出去闖蕩時避免語言不通所引起的麻煩。學堂不是特別大並且隻有一個院子還是村民們從一塊空地合力建造起來的,文先生剛來時發現學堂十分簡陋有些想離開的心思,隻是看著這些可憐的村民生出憐憫之心,這一待就是幾十年。由於隻有當地的孩子在這裏學習,教書先生為了方便將不同年紀的孩子放在同一間房間學習,當地村民為了感謝文先生對於孩子的教誨每次過節時都會送來雞鴨。

正午時分,一個身著青色麻衣麻褲,穿著草鞋的男孩,男孩皮膚並沒有遭受到太陽的毒辣的陽光而烏黑,臉龐與尋常人沒有區別,隻是一雙眼睛特別明亮、通透似乎能夠看透人心,男孩正往門外跑出,奔跑時,身後有聲音傳來,聲音特別洪亮並且用當地的方言喊著“林正一,大中午的你跑去哪,還吃不吃午飯了,等下飯菜都涼了。”少年停下來大聲喊到:“娘,你先吃飯吧,我去河邊將早上放的漁網給撈起來,看看能不能捕到魚,過幾天村子裏不是馬上要過節了麼,我看看能不能捕到魚過節的時候可以加餐,等會兒去晚了就被別人拿走了。”聽到少年聲音後,鄰居家同樣一個小男孩放下手中的碗筷從房屋中跑出,此時有聲音傳來“幹嘛去!怎麼飯都不吃了,是不是娘親許久沒有揍你你已經忘記疼痛了。”傳來的聲音洪亮,隻是小男孩裝成沒聽到,也不回話,沒一會功夫,男孩身後緊跟著另一位男孩,那男孩比林正一小三歲,名叫陳一麥,腦袋圓鼓鼓的,臉上肉嘟嘟的,奔跑時臉頰中的肉有些許顫動,他身穿黑色麻衣麻褲,因為每次出去玩都會將衣服弄髒,他母親將漂亮衣服都給收起來,隻有當地過節時才會拿出來給陳一麥穿,兩個男孩相差幾歲,卻一起成長。

兩個男孩正飛奔往河邊趕路,林正一因為年長幾歲,長的更高更壯,需要放慢腳步,陳一麥才能追上。兩人不多時就到達盤龍河,盤龍河河麵十分平靜,隻有風吹過時才會有些許波浪,兩人將褲腿,袖子挽起,脫下鞋慢慢的往河岸邊走去,林正一和陳一麥隔三差五的就會來捕魚,隻是每次來到時候運氣不一樣,有時滿載而歸,有時兩手空空隻剩下漁網在陽光的照射下浮現白色光芒。

在烈日下照射下,兩人額頭上早已布滿汗水,汗水從臉頰滴落水中,泛起陣陣漣漪。此時有聲音傳出,“陳一麥你都不回你娘話等會兒回家不得挨揍?”林正一疑惑道。

“沒事,我娘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可舍不得揍我。”陳一麥得意洋洋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