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八世(大衍相師下)(1 / 3)

“什麼叫做專業?這就叫做專業。”

“什麼叫老成某國,這就是老成某國!”

“風兒,看到了沒有?”

“帝王權術,這裏麵都是智慧,好好學著點。”

走出養心殿,皇帝跟身旁的小兒子說道。

正所謂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這次的旱災救濟物資,在大衍王朝的官員眼裏。

又是一次自下而上的瓜分盛宴!

受災貧困縣,府衙後堂裏。

“恩師,這次朝廷撥下來的賑災款,學生就不要了吧。”

“百姓們分均下來,還都有些不能果腹。”

“我這個當縣令的要是再分一杯羹,百姓就徹底亂了!”

一個縣令對著首座的知府大人唯唯諾諾道。

“守堂,你這說的是什麼話啊?”

“你不拿,我怎麼拿?”

“我不拿,巡撫和總督大人怎麼拿?”

“我們不拿,上麵的人怎麼放心把差事交給你我去辦?”

“你不要求進步,我還想趁著能動,把位子往上挪一挪呢。”

看到自己的學生如此不思進取,知府大人有些許不悅。

“可是。。。”

縣令錢胡庸(字守堂)本想說出口的話,看到老師的眼神。

又無可奈何的咽了回去。

他們平鄉縣本來就是貧困縣,百姓們賦稅都是拖欠官府的。

下去走訪調查的時候,十室九空。

老百姓吃不飽飯,交不起賦稅。

紛紛逃往別的縣,自求活路去了。

剩下的都是些實在走不動路,不願意背井離鄉的老人。

倒也有些青壯年沒走,留下來照顧自己的爹娘。

錢胡庸沒中進士前也是一個胸懷大誌,想報效國家的人。

可是因為沒有錢,沒有關係背景,被安排到了這麼個貧困縣。

幾年下來,什麼遠大抱負都被磨平了。

“沒有什麼可是!”

“守堂,你要知道。”

“我這次來是通知你,不是同你商量!”

“餓極了的難民還能叫人嗎?那就是畜生。”

“把草料和麩糠倒進稀粥裏,讓他們餓不死就行了。”

“我知道你有顧慮,害怕激起民變,害怕他們造反?”

“可別說老師不疼愛你這個學生,你看看這是什麼?”

“這是總督大人給我的調撥士卒的令信!”

“凡是有不開眼的刁民一律按造反論處!”

“把心放到肚子裏去,有上麵人在。”

“這個天,塌不了。”

真是不識抬舉,要不是這個縣人口少,油水多。

他才懶的下來這麼一趟。

等把這個縣的賑災錢糧妥善收納以後。

一定要把這個縣令踢下去。

什麼玩意,人口這麼少也能叫縣嗎?

滾回家種地去吧!

呸,下賤胚子!

知府何孝廉在心中罵了錢胡庸一戶口本。

可是這樣的事情。

在整個大衍王朝都隻是一個小小的縮影。

夏去冬來。

“這寒冬臘月的大冷天。”

“按理來說應該有雪才是,怎麼隻刮風不下雪呢?”

“師兄,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呢?”

青牛城的一處小院子中。

蓉兒對正在劈柴的師兄問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百姓們都說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

“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此言差矣啊。”

“其實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是。”

“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順其自然發展。“

老宋一邊劈材,一邊教導自己的小師妹。

希望改變她這種一受挫就抱怨天地的念頭。

“哦,哦,哦,我明白了師兄!”

“你是說,自己拉不出屎,不要怪地心沒有吸引力!”

“老天爺對待萬物都是一視同仁!”

“人類過的好與不好,是人類自己的事,怪不到人家頭上!”

“對吧,師兄?”

蓉兒自以為領悟了其中真意。

興高采烈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你這麼說。。。意思也對。”

“可是你一個姑娘家說話不可如此粗鄙。”

“師傅在時,怎麼見你不敢這樣說話?”

“女孩子家要矜持,不可再如此行事。”

聽到師兄又想跟從前一般教育自己。

蓉兒捂著耳朵飛快的跑出了屋子。

“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臭師兄,我以後有問題再也不問你了!”

怎麼師兄跟自己老爹越來越像呢?

真是一個師傅,教不出兩種徒弟來。

屋內宋天揚劈完了柴火,開始盤膝打坐。

可是,平常一帆風順的事情,今天卻怎麼都不能靜心。

“青牛城乃道家曾經顯聖之地。”

“按理來說不該有大的災禍降臨才是。”

“怎麼連地下龍脈都開始躁動不安了?”

“王朝氣運決定大地龍脈的走向,難道是?”

不等他去卜卦探究,就被一道聲音打斷了。

“是宋天師的宅院嗎?”

“我們是內廷司的人,奉陛下旨意前來尋人。”

“請問宋天師在嗎?”

幾個麵容白淨的人推開了院門問道。

堂堂一代天師弟子,怎麼住這麼寒酸的院子?

公公們紛紛從懷中掏出手帕掩住摳鼻。

常年在宮中錦衣玉食的他們可受不了這種幻境。

要不是陛下親自下的旨意,他們是萬不可能來的。

“在下正是宋天揚。”

“這天寒地凍的,幾位公公請進屋暖和暖和。”

掀開棉布簾子,老宋見是宮裏人。

將他們都請進屋裏烤火。

見這小夥子如此識趣,幾人放下手帕說道。

“宋天師不愧是清心寡欲的神仙中人。”

“居然能在這種幽靜之地修煉。”

“我們這種俗世醃臢之人實在是住不慣這種福地。”

“今天來尋宋天師是奉了陛下的旨意。”

“陛下特意交代了,不用您跪著接旨了。\"

“陛下口諭,要恭恭敬敬的請宋天師進宮,不得怠慢!”

“不知道宋天師何時能夠動身啊?”

“畢竟陛下在宮裏也是茶飯不思的盼著您呢!”

不愧是宮裏在皇上身邊伺候的人。

個個逢人八麵玲瓏的。

說話辦事,簡直讓人如沐春風,挑不出半點毛病。

一個破破爛爛的小院子,被人家形容成神仙洞府。

不想在這裏久待,就說無緣待在洞天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