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動靜很快引起楊府下人們的注意。
當然也就驚動了楊家主母,不多時。
楊紅玉的母親劉慧娟緩步走來。
對著朱子良側身見禮道。
“臣婦劉慧娟,見過太子殿下。”
“未曾遠迎,還請恕罪。”
簡單的向朱子良福了一福。
不卑不亢的樣子生出距離感。
要知道我小時候,她和楊叔叔都是經常抱我的。
如今,卻也隻能如今了。
“劉嬸嬸不必多禮,我是子良啊。”
“小子良啊,你不記得我了嗎?”
“小時候經常跑來楊府玩的。”
不等朱子良把話說完,就被劉慧娟打斷了。
“太子殿下莫要失了儀態。”
“臣婦不敢攀附殿下,更不敢成為皇親國戚。”
“嬸嬸之類的稱呼,還望太子慎言!”
“紅玉!跟你說了多少次,不準跟太子沒大沒小!”
“還不快去祖宗祠堂跪著去!”
“一會我親自過去伺候你板子!”
幾句話把君君臣臣的關係道個分明。
疏離感像條大河橫亙在太子與楊府之間。
紅玉聽到自己娘親的話則是嚇的小臉煞白。
“狗奴才,沒有規矩的東西!”
“給我滾出去!”
“我來楊府是奉了父皇的密詔!”
“再給我唧唧歪歪的!”
“就自己找棵歪脖子樹上吊去!”
朱子良此時也有了火氣。
對著李德英發泄著心中的怒火。
掏出腰間的皇帝親臨四個大字的令牌。
把在場眾人嚇的齊齊跪伏於地。
耳邊響起陣陣高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理都沒理這群不開眼的奴才。
子亮將紅玉和劉嬸攙扶起來。
衝下麵吩咐道。
“其餘人等,本太子沒讓你們起來,都不許起來!”
“如有違抗者,等同於忤逆聖上!”
說著便拉著兩人進屋敘話。
“劉嬸,你這樣對我,我不怪你。”
“畢竟紅玉的大哥是為了保護而死的。”
“楊叔也是被我父皇派去西北戍邊。”
“一直沒有讓你們一家人團聚。”
“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朱氏父子不好。”
“是皇室對不起你們,你們沒有過錯。”
聽到子良一開口就道出了自己心裏的想法。
回憶起小時候孩子們玩鬧的情形。
又想起了自己的大兒子。
劉慧娟不自覺的雙目泛紅。
“子。。。太子殿下,言重了。”
“我兒楊宗寶身為太子殿下的伴讀。”
“遇到危險,舍身救主是應該的。”
“我楊家因為有這樣優秀的兒子而感到自豪!”
“至於我夫君被派往西北戍邊。”
“是朝廷和陛下的信任,也是我們楊家的榮耀!”
“臣婦及楊家上下絲毫不敢褻瀆皇恩!”
“從沒有任何怨懟,和對皇室的不滿!”
“太子殿下慎言,慎言啊。”
楊家主母一時間激動的差點叫出太子的名字。
又突然想起現下兩人的身份,匆忙改口。
言語之間,絲毫不敢逾矩。
“嬸嬸不必再做試探了!”
“子良依然是小時候叫你幹娘的小子良!”
“朝堂上有人聯合我的兄弟。”
“想要在皇家圍獵的時候殺我!”
“是宗寶哥哥舍命救了我!”
“雖然父皇殺了一批人,但是我的兄弟卻不會死心!”
“楊家此時在朝堂被奸臣攻訐。”
“說你們楊家恃寵而驕,楊叔又手握兵權!”
“想要勸諫父皇收了楊叔的虎符,壓入天牢!”
“楊家和我如今同時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嬸嬸難道以為和我撇清關係就能完事大吉嗎?”
朱子良不想再浪費時間了。
索性攤牌了,不裝了。
“子良你說的這些,我和你叔叔怎麼會不知道呢?”
“可是現如今西北不穩定,還需要你叔叔坐鎮。”
“他早就想交了兵權,回京城和我們團聚了。”
“別人不清楚,陛下是最清楚的。”
“當年我夫楊宗保拚死護持陛下登臨大寶!”
“這一路的情誼,不是說斷就能斷的!”
“子良,麻煩你去跟陛下說一聲。”
“我楊家真的不在乎什麼兵權和富貴!”
“隻想要在京城,一家人踏踏實實的過此一生!”
聽到子良,情真意切的道清如今的形勢。
劉慧娟也不再藏著掖著了。
把夫君和自己的想法一股腦說給他聽。
同時也是想要說給陛下聽。
說給朝堂上的大臣和天下百姓聽。
她楊家,絲毫沒有忤逆謀反之心!
“放心吧嬸嬸。”
“我一定會把楊家的意思稟告給父皇!”
“楊叔為了我父皇勞苦奔走了一生。”
“現如今還在兢兢業業的鎮守西北。”
“楊家唯一的男丁也是為了保護皇室身死。”
“放心吧嬸嬸,楊家的血不會白流,楊家的苦也不會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