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奏(1 / 1)

故事發生在95年的秋天,一個小女孩呱呱落地。都說人生入戲,戲如人生。從此她便開啟了電視劇般的人生。

小女孩出生後,還沒有滿月的她被一位自稱是她爺爺的人,抱到湘西一個非常偏遠的小山村裏,準備把她賣掉。那個年代,偏遠的小山村裏,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結婚,也有很多人結婚多年沒有孩子。

村裏聽說有人在賣孩子,沒多久村裏就炸開了鍋,紛紛趕到現場,其中兩對沒有孩子的夫妻,特別想收養這個小女孩,這時候一對年近八旬的老人也聽到了這個消息趕到現場,他們想抱回這個女孩子,送給自己的第五個兒子,這個兒子結婚多年一直未有孩子,目前已經離異了,他們想養著這個女孩,長大以後給自己的兒子養老。

雖然他們的子輩和孫輩全部人都持反對意見,但他們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那時候,家裏並不寬裕,手裏沒有多少現錢的老人,轉念一想,其中一位老人回家牽了家裏的一頭黃牛到現場。本想收養女孩子的夫妻經不住老人的三言兩句,便把孩子讓給了老人,最後老年夫妻換回了這個嬰兒。

這一對老人都是一九二幾年的人,前前後後共育有9個孩子,其中有3個孩子因為條件艱苦或是先天不足而夭折,剩下的6個孩子,其中4個兒子,兩個女兒。1995年的時候,女兒都已經嫁出去了,其他的人一起住在一棟非常大的木房子裏,周圍屋子的後麵和右側是茂密的竹林,屋子的左側是牛欄和豬圈,牛欄和豬圈後麵有很大一塊菜地。

在未收養小女孩之前,這個所謂的養父和前妻兩人,都進了監獄,後來女方早一年出監獄,他們便因為這場牢獄之災而離了婚。出獄後,養父喜歡上了賭博,印象中隻聽見老人說,這個養父成天在老人的家裏翻箱倒櫃找錢,甚至一天到晚都沒出現在家中,5歲時,養父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過這個家,因為年齡實在太小了,小女孩的印象中,隻見過一次養父。

記得那是一個下午,養父回來了,從山上扯了一背簍豬草,小女孩進門就看見了養父,他好像是在家裏的櫃子裏翻什麼,動靜特別大。這時候的小女孩特別渴望親情,對著他喊:“爸爸,可以幫我卸一下肩膀上的背簍嗎?”可爸爸好像沒聽見似的,直接奪門而出。那是有記憶以來,我第一次見到他,也是最後一次見到他。【多年後爺爺奶奶去世時,他都沒有出現過,外麵傳言:1.他已經死了。2.他已經在隔壁市區娶妻生子,不要你了。】

6年後:

這個叫葉瑾兮的女孩的記憶是從6歲左右開始的,爺爺奶奶的6個子女中隻有最小的那個兒子對他們好,八旬的老人經濟來源幾乎靠小兒子一個人,聽說老人從小就疼愛他,叔叔結婚早,育有一兒一女,都在鎮上念書,爺爺奶奶帶著她和叔叔一家一起住,記得那是鎮上獨棟的房子,在中心小學正門口不遠處,大概50m,家中的二樓空地被爺爺整成了菜園子,一年四季,裏麵都有應季的菜,爺爺後來又在菜地裏種了一顆葡萄樹,為了葡萄樹,這塊菜園裏,每年都搭滿了葡萄架,葡萄架上全是綠油油的葡萄藤,漂亮極了,到了吃葡萄的季節,一串串葡萄掛在葡萄藤上,孩子們看著就流口水,果實是綠色的小葡萄,酸甜可口。

葉瑾兮在家裏平輩中比較受排擠,哥哥姐姐在念書,每天早上6點出門晚上9點下晚自習回家,所以與這對哥哥姐姐的交集並不多。隻記得那時姐姐很叛逆,什麼事情都和叔叔阿姨對著幹,所以她經常會被叔叔關在樓頂上用棍子暴打。哥哥喜歡玩彈弓,每天撿很多小石頭放兜裏,用來射鳥,有一個周末,哥哥早上出去和朋友們玩,回家時帶了鳥兒回來叫爺爺炒著吃,葉瑾兮不懂事,大家上桌後,一起吃飯,葉瑾兮也夾了一筷鳥肉放進嘴裏,哥哥立即就打了她,事後爺爺罵了哥哥,但自那之後,哥哥似乎更加討厭小女孩了。不到6歲的她也開始意識到了自己的卑微。這樣的生活大概持續了一年,一年後,叔叔發財在縣城買了房子,爺爺說縣城的房子像牢籠,住不習慣,小女孩便和爺爺奶奶到農村裏生活。[/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