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夏6月,子車無恙(後文皆簡稱無恙)六歲,正上小學一年級。無恙天性活潑好動,調皮搗蛋,十分貪玩,每天不瘋玩到天黑父母四處呼喚找尋時不歸家。
這天剛好是星期天,不上課,例行放假(1995年3月25日之前中國大陸實行的是單休日,即每周星期天休息一日)。因為已經是6月中旬,位於中南地區的江南省天氣已經比較炎熱了,無恙在家裏吃罷早飯,穿著短褲背心打著赤腳就來到屋後的小山坡邊玩耍。他拿了小鐵鏟、小羊鎬頭,準備挖土和泥,捏泥人泥偶玩。
無恙家後麵的小土山不高,大約五六米高的樣子,在南方廣袤的丘陵地貌中隻能算是一座低矮的小丘。小丘坐北朝南,丘頂和南邊一側長滿了竹林,竹林中雜生著兩棵樟樹、一棵梧桐樹、一棵桑棗樹,丘北長滿了油茶樹和一些雜草灌木。小山丘北坡靠東沿向北延伸出一條三十米左右的長長的土崖,隆起約兩三米高。土崖上麵是無恙爺爺栽種的樅樹和杉樹,土崖的下麵就是無恙爺爺於1956年建的三間六的土磚牆灰瓦房,背西北朝東南,這就是無恙的家。
無恙坐在一棵油茶樹下,小手拿起羊鎬頭就開始挖土崖上的黃土,因為天熱,停停歇歇,挖了大約一個小時,突然無恙手中一空,一大塊黃土墜落,小羊鎬頭陷進入了一個圓圓的土洞中。無恙一聲驚呼:“哇,我挖到土洞了!一個大土洞!”喊罷也不顧掉入土洞裏的羊鎬頭,雙手連連扒拉,把洞口的那圈黃土外壁都給扒掉了,露出了一個半米左右半徑的圓洞。洞底靜靜地躺著三顆香瓜大小的黃澄澄的土蛋(土蛋是湘省俚俗方言叫法,其實就是土球,就是地球土壤中黃土經過幾百上千年時間自然生成的圓形的土球,看起來象雞蛋鴨蛋,但是整體渾圓,所以叫土蛋。有一種傳說土蛋就是土壤下的蛋)。
無恙把羊鎬頭從土洞裏拿出來,搓了搓手,小心翼翼的把三個大土蛋一一捧了出來。又一個一個的把玩撫摸,還放在耳邊搖晃,聽裏麵是不是空心的。土蛋結實幹硬,澄黃澄黃的,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個得有兩三斤重的感覺。無恙還調皮地向土蛋吹氣,雖然也無一絲土塵吹落,因為土蛋外表粗糙卻十分緊密。
把玩了一陣,無恙覺得土蛋的黃土土質比自己剛挖的黃土更好,把它敲碎和泥用來捏泥人泥偶玩的話效果會更好。於是就把之前挖好的黃土用小鐵鏟鏟到一邊,把三顆大土蛋放在地上,準備拿小羊鎬頭敲碎土蛋。無恙剛掄起小羊鎬頭正準備往下砸時,突然後麵伸出來一隻手一把緊緊的抓住了無恙的胳膊,無恙還以為是弟弟或鄰居小夥伴開玩笑呢,嘴裏嚷著“快放手!”,同時回頭一看,竟然是一個白頭發白眉毛白胡子的小老頭老爺爺!為什麼說是小老頭老爺爺呢,是因為站在無恙麵前的白發白眉白胡子老爺爺,個子竟然還沒有六歲的小無恙高!(六歲的無恙身高是1米2,這個白發白眉白須老爺爺目測隻有90厘米高的樣子,大約剛好到小無恙的下巴下麵,就象一個侏儒),所以無恙心裏認為他是一個小老頭老爺爺。
小老頭老爺爺看上去慈眉善目,穿著一身根本不是這個年代的雪白的長袍,紮著發髻,看上去八九十歲的樣子,但他臉上皮膚紅潤飽滿光滑,幾乎看不到皺紋,滿眼笑眯眯的,長長的白眉毛快垂到鼻尖了。上下嘴唇和下巴上的胡須連在一起,長長的都垂到胸口了。無恙敢肯定,這個白發小個子的小老頭老爺爺絕對不是方圓十裏八村的人,這一點對於玩遍周圍十裏八村滾瓜爛熟的無恙來說,可以肯定以及確定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