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人金榜題名、就有人名落孫山。唐欣作為一名不合格的文科生最終以四百七十多分的成績與大學夢失之交臂,她生於鄉野,長於農村,或許是因為人都是環境下的產物,小時候的她厭學。
唯有厚積薄發,才能功成名就。七歲的小唐欣懵懵懂懂的步入人生的第一節課,對於讀書與其說是提升自我,還不如說是隨波逐流。周圍的同齡朋友最大的樂趣就是打架鬥毆,連老師都拿他們無法,家長對此習以為常。唐欣第一次考試數學“榮獲”零分,語文6分,她的媽媽也會教育她好好學習,有時候過程錯了,結果也就錯了。
她的媽媽信奉傳統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每次唐欣考試成績出來了之後媽媽迎接她的就是拳打腳踢,長此以往,唐欣沉默了,在班級裏是最安靜的一個,事事忍讓。唐欣的爸爸為了讓這個清貧的家日子過得稍好一點,常年冒著生命危險在工地上打拚。每年唐欣和父親相處的時間不足三十天,父親回家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妻子買新衣,日子雖然艱難但至少有溫暖。
在山區裏讀書,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沒有幼兒園也沒有學前班,報名必須要持有本人的身份證或戶口簿,但由於唐欣是超生的孩子,父母都在躲計劃生育,更別說是給孩子一個中國戶籍了。唐欣是在11歲姐姐唐美的相伴下第一次踏入學校的,因為缺少一個正規入學名額,所有小夥伴報完名都已經回家了,幼小的她還獨自一人坐在操場上發呆,唐欣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報完名了,就她不可以,這時候姐姐拿著一張小紙條跑過來……
就這樣,兩姐妹坐在操場上用阿拉伯數字編寫身份證號,曆經無數次的失敗後,終於於黃昏前有了一個獨屬於唐欣的入學國籍。
唐欣,在2010年的秋天正式成為一名學生,自此之後,唐欣在每一個讀書時光裏與同學姐姐一起嘻嘻玩樂。小學六年唐欣基本上隻學了一點皮毛,時間稍縱即逝,一晃眼的功夫升入初中158班,成為2017屆的一名初中生,唐欣所在的學校名為小河中學,因為學習在裝修修建教學樓,校長為了大家的安全,是在教室裏報名,班主任是個年輕幹淨整潔的男士,姓周名峰。周老師坐在講台上,周圍都被學生家長圍得水泄不通,家長擔心孩子住不到宿舍,一個比一個擠得凶,學校不大,宿舍隻有兩棟,一個是男生宿舍一個是女生宿舍,而女生宿舍相對男生宿舍小許多,男生宿舍還不在學校,離學校將近一公裏左右,因此初中的學校是放開的,學生隻要有時間都會,出校買包子炸洋芋等吃。唐欣一個女孩子沒有家長的陪同,在報名時沒有搶到住宿舍的名額,那怕一個月300的房租費對於唐欣來說都是天文數字,小學時的唐欣一個星期有兩塊錢的零花錢,她都覺得很多。
想到住不到宿舍,就要交三年的房租費,三年一千八唐欣不敢想象父母一天隻能掙幾十塊錢要掙多久,生性膽小的她在同學們都報完名走後鼓起勇氣請問班主任她還可以住宿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