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島。島上住著許許多多的妖怪。(這裏所說的妖怪並不是神話故事裏和神仙對應的能變化、吞雲吐霧的妖精。他們沒有那麼大的本事,隻是長相和人不同、體力一般比人強的一種生命。)在這個小島的一個偏僻的山穀中,住著一家妖怪四口。說是一家妖怪四口,其實這四個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隻不過有三個小妖是被一個叫做隱的老妖從小收養,所以小妖們從小都親昵地叫他“爺!”,隱也樂得聽他們這麼叫——所以他們在一起生活還算挺愉快。
在山穀底下搭了一個小茅屋,他們靠打柴獵獸和織布為生。上麵說了,這老妖名叫“隱”,因為幾個孩子都是他撿來的,也不曾知道他們本來叫什麼,所以他就隨便給他們起了幾個名字,最大的孩子叫弓隱,稍大的叫明隱,最小的是一個女孩,就叫麗隱。每天他給每個孩子分配好工作:早上起來,麗隱在家織布,弓隱和他出去尋找獵物,明隱則去山中砍柴。
一般到中午時分他們幾個都回來了。這種時候常常是他們特別開心的時刻。麗隱開心的是他們都回來了,而且從山上又采回來很好吃很好吃的果子;弓隱則十分驕傲地看著隱單臂上的野豬;順便說一下,幾個孩子見到隱的時候就看見他隻有一隻胳膊,他們也不知道他另一隻胳膊是怎麼掉的,孩子也問過,隱總是簡單一句:在外麵不小心弄斷了就敷衍了事——而明隱看見他們打回野豬也很開心,因為他的牙齒最近又長了好幾顆,他最喜歡啃野豬骨頭了。
一家人中午吃完飯,隱便囑咐他們在家裏,自己則收拾一下布匹和野豬肉到外麵的集市去賣。出山穀去集市需要走上一段山路,渡過一條大河。那河叫做雀水河。以前河上曾有一座木橋,後來山洪暴發,木橋被衝掉了,也沒有誰去修。現在想要過河的話好像隻有一個辦法:依靠河中的獨角妖怪——雀河獸。
雀河獸每次渡一位過去就要收十錢,當然如果你沒有錢的話也可以渡你過去,條件很簡單:你要在他渡你過去的時候講一個故事給他聽。
他是一個巨大的,有著無窮體力的家夥。腦袋上麵一個獨角,皮膚堅硬,愛聽悲劇,碩大的身體在河流裏動起來,河裏所有的野獸都退避三分。他的兩隻眼睛分在獨角中間,好像玻璃球一樣,聽到煽情的地方還會掉眼淚——啪啦啪啦的。
常常是雀河獸眼角的眼淚還沒幹的時候隱已經一躍上岸了。集市就在前麵的興旺鎮裏麵,隱一般在集市裏賣完即走,有時甚至還沒賣完就動身了,從不逗留。
就這樣春去秋來,一晃過了兩年。每次從興旺鎮回去,隱除了帶一些油米工具回去之外,從不給他們帶什麼外邊的玩具,也從不帶他們出去。每當幾個小妖嚷著要跟他一起上集市的時候他都不理會,他常說的的一句話是:外邊有什麼好玩的,什麼都比不上待在家裏好。
一晃又到了這一年的冬天。山中下大雪,隱不小心感染了風寒。早上起來頭重腳輕,他一看自己這樣,看了看已經長大的弓隱說,要不今天你隨我去一趟吧。弓隱自然喜出望外,他拿著一個小鏡子收拾了一下,歡天喜地地和他出了門。
兩個到了集市,弓隱把肩上的老虎放了下來,他四處張望,小鎮上每一樣東西都讓他感到好奇。不過那天估計是因為下雪天的緣故,集市上隻有很少的幾個妖怪走動,他們等了很久,那隻老虎也沒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