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建立後,楚武帝不僅致力於進行統一戰爭,以求實現統一大業,還為了避免前朝割據的局麵重演,與楚裕安於禦書房交談。
數十年間,戰爭不休,煜安可有何方法從此息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
臣弟倒是真有一個辦法,因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各地藩鎮官員,權大於君,有私將精兵可供差遣,又因把持地方財政,所以有糧食財帛供給,解決之法就隻要削奪其權,製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那此事交由你全權去辦,皇兄信你。楚武帝點頭。
是,皇兄。
楚煜安俯身拱手。
於是楚裕安便開始下令,收歸剝奪藩鎮把持的兵權、地方財權和司法治安權,將權力收歸朝廷。
內亂剛平,外亂又起。
外族蠢蠢欲動,屢犯我國邊疆,楚裕安便開始了與外族的鬥爭,一路擴張疆土,收納城池。
大楚十四年冬,楚武帝急症,欲傳位於二皇子,二皇子年僅十三歲,楚武帝恐其年幼無法坐穩朝堂,故急招胞弟安王回京,禦賜封為攝政王,以教導新帝,穩定朝綱。
楚武帝心疼二皇子母親早逝,親自撫養長大,教導他做個勤勉的人,因此楚武帝清楚二皇子楚熙衡雖會成為一個賢明的君主,但卻缺乏果斷的決策力,胞弟安王睿智果斷,且敬重自己,將二皇子交給他輔佐,自己也能放心了。
陛下,安王已到殿外了。
大太監總管何戈對發愣的楚武帝稟報。
讓他進來吧。
楚武慢慢回神輕聲的道。
是,陛下。
何戈躬身後退。
等等,你去把二皇子叫來。
楚武帝叫住何戈吩咐道。
是。
何戈退出皇帝寢殿,恭敬的對殿外的男子行了一禮。
安王,陛下請您進去。
安王身著靛青圓領長袍外搭暗玉紫蒲紋狐皮大氅,劍眉星目,氣宇軒昂。
安王抬眸,眼眸深邃的看向何戈。
多謝何公公通傳。
安王客氣,快請進殿內吧,陛下等著你呢,咱家還有要事在身,就不陪安王您進去了。
安王頷首,抬腳朝殿內走去。
何戈瞧安王進殿,便急匆匆的朝二皇子寢殿走去。
安王進入殿內,看見楚武帝一身龍袍和衣躺在榻上,鳩形皓麵,弱不勝衣,頓時雙眼通紅,行至榻前行了一禮。
皇兄,臣弟回來了,如今怎會如此嚴重。
楚武帝看著弟弟通紅的眼睛說道。
煜安,別難過,為兄的身子,為兄自己知道,熬不了多久了。
如今就是放心不下你和熙衡,爹娘走的早,我們相依為命,可現在皇兄也陪不了你多久了,你皇嫂身子不好沒享上福,太子也死在了外族人的手上。
為兄就剩熙衡這麼一個兒子了,不敢讓他出去曆練,怕他步熙宴的後塵,可也將他養的太過仁和,本想等到邊疆平穩一些,再讓他去曆練。
可是沒想到邊疆現如今是平穩了,我的身子竟是撐不住了,煜安,我將熙衡托付給你,為兄隻信任你一個人,為兄相信你一定能將熙衡輔佐成一個合格的皇帝。
楚煜安看著楚武帝的眼睛。
皇兄,我一定盡心輔佐熙衡,你放心。
何戈帶著二皇子來到殿外,輕叩三聲。
陛下,二皇子到了。
進來吧。
楚武帝沉聲。
是。
何戈推開殿門。
二皇子請進。
楚熙衡進入殿內,看到小叔叔驚訝了一瞬,隨即恢複平靜。
參見父皇,父皇萬安,皇叔安好。
楚熙衡朝楚武帝和楚煜安行禮。
起身吧。
楚武帝對楚熙衡輕聲道。
朕今日傳召你皇叔回京,並叫你前來,你可知朕是何意。
楚武帝看著小兒子沉聲道。
兒臣不知,還請父皇明鑒。
楚熙衡搖頭,拱手俯身。
朕這些年一直思念你母後和你皇兄,對你是放鬆了一些,也是怕你步你皇兄的後塵,外族這幾年一直蠢蠢欲動,邊疆的百姓不堪其擾,民不聊生,你皇叔鎮守邊境多年,與外族交手無數,這次更是大敗外族,為你皇兄報仇雪恨,外族此次損傷慘重至少五年之內不敢再犯我朝邊境,朕心裏的石頭放下了,你皇兄也能安息了,朕的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了,如今已是大限將至,你比你皇兄聰明,就是不夠果斷。
我大楚王朝建立不過十四載,我與你皇叔一步步將這王朝建立,打下這天下,我如今將你托付給你皇叔,你皇叔定能把你教導成合格的帝王,輔佐你開辟大楚,不負我楚家榮耀。
楚武帝激動的對楚熙衡說。
是,兒子謹遵父皇教誨,定當聽從皇叔教導。
楚熙衡俯身行禮。
起身吧。
咳咳,何戈,扶朕起來。
楚武帝輕咳兩聲對何戈說道。
是,陛下,您慢點,注意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