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中飯在秦勇兄弟二人的閑聊中很快吃完。
飯後,秦勇拉著秦理和馬驍,聚精會神的講解起了有關神武大炮的原理及構想。
之所以說是構想,而不是鑄造神武大炮的詳細方案,那是因為秦勇對“火炮”這種武器,也還隻停留在構想階段。
火炮不同於雷火霹靂彈。
以硬質酒壇為彈體、內部填充黑火藥的雷火霹靂彈,雖然距離後世真正的“手雷”還差十萬八千裏,但以實際威力而論,勉強也能算基礎版手雷了;
簡單來說,隻要掌握了黑火藥的配製技術,再成功弄出延時引火線,做出雷火霹靂彈並不困難。
但火炮就不一樣了。
前世為了寫好小說,秦勇曾詳細搜集過大量有關火炮的鑄造資料;
根據搜集資料所得,不論實心彈火炮還是空心彈火炮,身處古代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炮管的鑄造。
火炮炮管因為要承受火藥的爆炸衝擊,對冶鐵和鑄造技術要求極高,若技術不過關,便會出現要命的炸膛問題。
以大唐現有的金屬冶煉水平,要想造出勉強合格的火炮,根據秦勇所知,可能性不大;
正因如此,他在給秦理二人“上課”的過程中,不僅講解了火炮的構造和設想,重點還提到了改良冶煉術和鑄造術。
本就對創造發明有點感興趣。
生性聰穎的秦理在聽秦勇整整講解了一下午後,對“火炮”這種超級火器的興趣達到了頂峰,尤其是在得到了秦勇親自所畫的兩張火炮概念草圖後,甚至向秦勇提出了親自打造模型想法。
相較於秦理的高度熱衷,馬驍對火炮的興趣就明顯要差許多了;
倒不是他懶散不願在火炮上多費精力,而是通過秦勇的講解,他覺得火炮這種東西打造起來太過複雜,與其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嚐試研究,倒不如將心思放在批量製做雷火霹靂彈上。
畢竟相較於未可知的陌生火炮,雷火霹靂彈的威力早已得到了陛下和大部分朝臣的認可,現在的馬驍就隻想做成一件事,那便是盡快幫秦勇將雷火霹靂彈的製做流水線弄出來,因為他知道秦勇在陛下麵前應承了,要在七天後交付一萬雷火霹靂彈。
傍晚,秦勇在授課結束後,主動留秦理在營房吃了頓“豐盛”的晚飯,用餐結束後,他便命馬驍帶著秦理和宋猛主仆二人,前往後營皇莊挑選安頓之所了。
本來按照秦勇的想法,他是想讓秦理跟自己同住前營軍帳的,這樣不僅是對秦理的一種磨練,更能體現他在將士們眼中大公無私的一麵。
然而秦勇的想法雖好,但秦理卻並不買賬,他以嫌棄前營吵鬧居住環境差、會影響其靜心專注研究神武大炮為由,強烈要求住入環境舒適的後營皇莊。
麵對秦理的強烈反對,秦勇無奈隻得妥協,畢竟對方說到底隻是個十歲的孩子,而且在秦府過慣了養尊處優的富貴生活,冷不丁讓其住進艱苦的軍中營房,確實有點太過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