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皇宮。
崇禎帝兢兢業業地批閱著奏折,時不時地放下手中的朱筆,搓搓手,就著旁邊的炭爐,烤烤火。
對於朝廷今年的形勢,他雖然不甚滿意,但是也不算非常憤怒。
西北方旱災嚴重。
但是,本來愈演愈烈的泥腿子造反,忽然間偃旗息鼓。
隻留下一點點漢中那瑕疵。
來年派出大軍,應當能夠灰飛煙滅。
北疆,眼下,清廷和自家,總體還算“和諧”。
應當也是無恙吧……
崇禎帝揉了揉眉頭,輕輕地敲了敲額頭,緩解一下自己的疲勞……
…………
崇禎六年春。
張獻忠,“八大王”,帶領一幹忠實手下,以及一萬“強化步兵”、一萬普通士兵,向川地進發。
首站,目標,劍閣關。
後續,五天後,“闖王”高迎祥,親自帶著一萬“強化士兵”,五萬普通士兵,九千九百名“行政人員”,跟進。
郭達跟隨中軍大營。
漢中平原,“曹操”羅汝章帶領一萬“強化士兵”和兩萬普通士兵,會同一百“行政人員”,一起鎮守漢中。
…………
張獻忠的前軍,在崎嶇危險的蜀道上行走,絲毫沒有困難。
自從闖營上下,全員修煉了郭達提供的,出自黑龍星的基礎武修法之後,身體素質進步飛快。
即便是普通士兵,也已經遠超普通一般人。
區區艱難山道,已經完全不能阻斷他們的腳步。
等到了劍閣關下,川地的守兵就完全是擺設了。
張獻忠甚至讓自己的愛將白文選,去試了試劍閣關上守兵手中的熱武器。
大明朝,有很多關卡、重鎮,都是配備有熱武器的。
例如迅雷銃、密魯銃、三眼銃、紅衣大炮等等。
大明朝開國的時候,火器是很強很發達的,神機營的實力,強大無比。
當初,橫行歐亞大陸的蒙元大軍,能夠老老實實地被清掃出神州大地,火器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可惜,後來,老朱家腦殘式的匠戶製度,直接把後來的火器之路,給幹廢了。
到最後,大明朝生產出來的官方火器,官兵都不敢用!
怕炸膛!
工部也有極少數製作精良的火器流出,都被全國各地的將軍以高價買走,用來武裝自家的家兵。
劍閣關上有“大炮”,但是誰也不敢用。
鐵鏽腐爛,接近報廢的陳年“老炮”,隻有那些嫌命長的家夥,才敢去用!
但是,劍閣守將的一幹家兵手裏,還真有兩支迅雷銃,和少量三眼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