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盛夏,南鑼鼓巷95號,一個年輕人正盤坐在鋪著草席的火炕上,滿眼都是迷離神色。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才終於扶著下巴,苦笑著揉了揉自己亂糟糟的頭發:

“這麼說……我這是來到了四合院的世界,而且這個人也叫李岩?”

這個生著一張國字臉,濃眉大眼,長相酷似朱時茂的年輕人叫做李岩,其實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黃馬褂賽車手。

就在剛剛,他送餐的途中看到一個落水的孩子在河中掙紮,為了救人,李岩奮不顧身的跳入了河水中,用盡渾身的力氣把孩子推上了岸,可是他自己,卻透支了體能被卷入了河底。

“既來之,則安之吧!”

李岩知道,自己大概是沒法回到原來的生活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把腦中關於原身的記憶好好的消化了一遍。

目前他所在的這個家庭,是一個標準的軋鋼廠職工家庭,除了已經退休的李父之外,李母和剛剛頂崗的大哥李東也在軋鋼廠中工作。

隻不過,老李家的孩子實在多了些,足足有三男二女五個人,兩個女兒將來嫁出去還好說一些,可家裏麵隻有兩個編製工作,卻有三個兒子,這讓身為父母的李德海和趙慧娟實在無法一碗水端平。

在李岩繼承的記憶中,大哥李東是長子長孫,有奶奶的偏愛,所以已然在不久之前繼承了父親的工作。

而母親趙慧娟,則是希望把自己的鐵飯碗留給自己更疼愛的小兒子。

畢竟小兒子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是最讓自己省心的一個,她想著如果老五有一天考不上大學的話,那也一定要有一個能糊口的工作才行。

至於三個兒子中,被夾在中間的李岩,隻能說平日裏就沒有什麼存在感。

因為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他不得不被迫領取了全家唯一的一個插隊指標,成為了廣大知識青年的一份子。

幾年前他從鄉下回到城裏,卻從街道得到通知,幾百個返城知青一共隻有三個安排工作的名額。

在四九城這個藏龍臥虎的地方,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李岩這沒有根基和背景的小年輕根本就不可能得到這百裏挑一的機會。

於是……不出意外的,李岩在隔年和二姐李虹一起開了家早點攤,並一直堅持到現在。

……

說起來,李岩這樣的條件,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在城裏找到老婆的。

盡管這個年代的人們沒有沒有太多的物質欲望,崇尚自由戀愛,但想要在城裏麵相親,最基本的工作也還是要有的。

可讓人不得不感慨的是,人生的際遇,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神奇……

一年前,由謝晉導演,朱時茂主演的電影牧馬人搬上了熒幕,這部電影一經播出,就憑借主角許靈均淒慘卻又堅韌不拔的性格,還有他和秀芝之間美好的愛情故事爆了又爆。

而在這其中,最吸引廣大女同胞的,卻還是主演朱時茂。

那刀削斧鑿般的臉孔,憂鬱中帶著幾分從容與堅定的眼神,隻要讓人看過,就久久難以忘懷。

不出意外的,朱時茂成了這個時代最炙手可熱的明星,所有少女的夢中情人。

而和他有九分相似的李岩,則是一下子成了附近幾條街上大姑娘和小媳婦的爭論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