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暴君”的標簽被人貼了兩千多年。
2015年考古隊在湖北“睡虎”古墓群中發現了20萬枚秦代竹簡——原來這是秦朝一名叫“喜”的基層官員記錄的秦朝法律法規。
老虎隊第一次看到秦簡的時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竹簡裏記錄的內容,顛覆了大眾的認知,其中一段清楚地記錄了當年秦朝軍隊的規定:(原文未知,下為翻譯)
如果你在服徭役的時候遲到了三五天,就會進行口頭的批評;如果遲到六至十天的話,就會供奉一麵盾牌的錢;遲到十天以上就要供奉一套回家的錢。
最重要的一條是後麵還有一句話:如果遇到下雨的調皮耽誤了日期,就可以免除任何刑罰。
麵對著這樣人性化的法規,似乎與我們熟悉的曆史記載陳勝吳廣因為下雨耽誤了服徭役的時間要被殺頭的規定,選擇一不做二不休打著“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在大澤鄉起義的故事完全不符。
可換個角度分析,無論法律再多麼的人性化,如果在執行上出了問題,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就顯而易見了。
誰能保證當時所有的官員都能依照規定執行?當今也無法保證吧!
我們不能因此就說大澤鄉起義是杜撰的,古往今來,多少世事半真半假,我們不經思考的就將其吸收並固執地認為是真的,那不是太愚蠢了嗎?
盡信書不如無書啊。
回接正文,當專家對竹簡進一步研究發現了秦朝的法規有些很多人性化的一麵:在征軍時,如果身高不足一米三就可以免除刑罰。每個家庭必須要留一個男丁在家贍養老人,並規定每年的二月不允許進山砍樹和捕殺動物。
不僅如此,竹簡裏還記錄了秦朝上到國家洪澇災害,下到郡縣各種各樣的事情,很多內容就連司馬遷《史記》都沒有記載過。
這份竹簡的出現,可以說是還原了曆史上真正的秦朝形象。關於秦朝“焚書坑儒”和“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都是後代的文人墨客強加在秦身上的。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當年為了統一思想文化,燒掉了大量的儒家類書籍,但是大量地醫農學等書籍都被完整地保留了炸開。
坑儒另有人說是當年秦始皇殺了四百多名江湖術士改寫成了殺掉上千的儒生。
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最早的版本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左傳》。講述了齊國一個大將軍死後,他的妻子在路邊哭喪。西漢時期劉向撰寫《戰國策》時在這個故事的基礎上,加入了妻子哭城的情節。說是妻子為了懷念死去的丈夫,眼淚流的把一座城池都淹沒了......再到唐朝一位詩人寫了一首《杞梁妻》,又把這個故事加進了秦始皇修長城裏......
再後來唐朝另外一個詩人寫了一首《同賢記》,直接把大將軍杞梁無名無姓的妻子叫成了有名有姓的“孟薑女”,然後繪聲繪色地描寫了他的丈夫為了修長城累死後,孟薑女傷心的眼淚流幹,誌傑把唱成給哭倒塌了.......
所以這個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一開始就和秦始皇沒有半毛錢關係。
睡虎墓出土的秦簡,清楚地記錄了勞役在修長城時是支付工錢的,從竹簡中這句話可以看出秦律的規定就算是罪犯工作都不會白工作,而是要給工錢的。一天八錢,在當時甚至可以說是待遇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