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5章 楊部長(1 / 3)

夜裏十點多,在綿綿細雨中,張主任帶著劉宏偉來到部長樓,走進楊部長家住的那個單元,敲開了楊部長的家。

正像張主任在路上設想的那樣,楊部長不在家。開門的是部長愛人,一位很賢惠很靚麗的女醫生。他的女兒十五六歲的樣子,一看就是個高中生。女孩子很懂事,看到兩人笑一笑,問了一聲“叔叔好。”

和他們打了招呼後就埋頭學習去了。部長夫人就忙活著沏茶削蘋果,洗葡萄,好象來了貴客一樣的,一邊說笑,一邊忙活,讓張主任和劉宏偉有點受寵若驚。這完全出乎我們的意 料之外。

剛才從招生辦到部長樓的路上,張主任分析,今天很難見到楊部長。從目前他的位置和處境,按照中國官場辦事兒的規律來說,楊部長這幾天都在四處躲藏,不是特別親近的人,很難知道人在哪裏。這可以理解,不知道有多少眼睛在盯著他,有多少人在找他,希望從他這裏拿到一個名額,得到一個承諾。這個名額和承諾就是一個戰士的命運的徹底改變,為此,有些人會不惜一切代價。

楊部長不會一個個答應的,如果是這樣,恐怕進來的人要幾百上千人了。那就不是培養人才了,又成了培養幹部的教導隊,失去了意義。現在楊部長最好的辦法就是躲起來,把自己關進一個一般人找不到的地方,人見不到,電話打不通,就不存在抹不開麵子的問題,沒有了不好意思拒絕的問題。

劉宏偉和張主任也想到了由此帶來影響的另一個問題,這些人無所不能,找不到楊部長,肯定就會找到楊部長家來,就像我們今天的做法一個樣。這樣人來人往的,肯定影響部長家的經常生活,讓部長家的人產生厭煩情緒。看到這些人會像躲瘟疫一樣的躲開,去了就不會有好臉子看,能讓你進門就是燒了高香了。第一個問題預料到了,而且想的非常到位,第二問題卻和我們預料的正好相反。部長家裏的人不但沒有厭煩,卻是格外的熱情,讓劉宏偉格外的感動。時至今日,一想到那天晚上造訪楊部長家的情景,他對部長夫人通情達理,對我的寬容照顧,敬佩之情感恩之心悠然而生。從那天起我發誓,我將來一定找一位像部長夫人這樣好的女人做老婆,這樣的女人才能給男人力量,給男人動力,讓男人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張主任話說的中聽:“大姐,不好意思,這麼晚了來打擾你,給你添麻煩了。”

“沒事兒,正好我一個人在家陪孩子,你們來了坐一坐,聊聊天,挺好的。不要客氣了,來,你們吃水果。”

張主任講話藝術很有魅力,劉宏偉也是第一次聽到這麼有水平和技巧的談話:“大姐,今天來打擾你不為別的,就是我們團的報道員小劉上學的問題。這個小劉是河南蘭封縣人,就是出了那個好書記的縣。”

旁邊部長的女兒接過話說:“我知道,我們語文課本上就有那篇課文。”

部長夫人對著笑一笑,繼續聽張主任介紹:“大姐你是知道的,這個縣窮的狠,沒吃沒喝的,一家人一年到頭連個新衣服都買不上,穿的破破爛爛的,像個要飯的。對了,說起要飯的,他們老家可是有傳統的,全國到處都能碰到。”

“部長夫人點點頭:“我以前也接觸過。一說是河南蘭封縣的,我就會多給他們一些吃的。人在那個地方生長不容易。”

張主任說:“大姐,一看你就是好人,菩薩心腸。怪不得你今天這麼幸福,都是做了許多好事積下的德行。小劉也不容易,第一年當兵沒有走成,被支書家的兒子把名額給頂替了,第二年差點也沒有成行,公社一個幹部的兒子也要頂替他,幸虧碰到一個像你這麼好心的人幫忙才算來到部隊。這個小夥子不錯,很爭氣。來到部隊工作幹的不錯,立了功,入了黨。關鍵這個小夥子文筆不錯,讀了不少書,對《紅樓夢》很有研究。文學基礎好,寫稿子質量就高,在《解放軍報》、《戰友報》等發表了上百篇稿子,有很多獲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