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父子相認悲與喜(1 / 2)

第一百零一章 父子相認悲與喜

龔孝升辭別魏相國後,走出相國府,隻見閻爾梅夫婦正在往一頂雙人轎子裏鑽去,他們是想回昌平客棧。而女婿閻炅卻傻呆呆地站在一旁,也不言語。

於是,他邀請道:“親家、親家母,你們來京城也有幾月餘,也沒有來府上作客。老夫的府第就在前麵不遠,敬請二位作客可好。”

“好吧,請大司冦前麵帶路。”

要就就閻爾梅以往的個性,他是不會這麼唐突地去好友親家的府上的,隻因兒子炅兒這樣不冷不熱地對待他,他於心不甘,很想借此機會與他溝通溝通。

再者,他很想見一見從前他曾抱過的,兩個喜歡紮坨兒辮子的小姑娘,一個是他的女兒閻秀秀兒,一個是他現在的兒媳龔英英兒。

大司冦府很快就到了,龔孝升令閻炅打開龔府中門迎接他的父母。雖然夜已深了,龔夫人和女兒聞報,親家親家母,公公婆婆大駕光臨,雙雙碎著蓮步來到大門口迎接。

雙方一陣客套後,閻爾梅先是悄悄地打量了一下親家母,他和雪貴妃曾在駐馬店他們的老家見過的市儈女人不見了,倒是一個雍容華貴的女人。

“孩兒拜見公公婆婆。”龔英忙跪下施禮。

歐陽洵忙從地上扶起兒媳龔英,在大紅燈籠的映照下,她左瞧瞧右看看,嘴裏嘖嘖地稱讚說:“好標誌的美人兒,這是咱老閻家的福氣,大嫂九泉有知,一定會像妾一樣,笑得合不攏嘴兒的。”

“媳婦謝謝二娘誇讚,請婆婆到媳婦房間一敘。”

龔英見丈夫在一旁低頭不語,就知道他又思念起他親娘來。她隻好挽住二婆婆的手,邀請說。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平時非常伶俐的一個人,此時提起炅兒他娘幹什麼?閻爾梅白了一眼與兒媳婦同去的歐陽洵。

閻爾梅隨同龔孝升賓主分主次坐定後,下人很快敬上香茗。他品了品茶,戲謔地說:“主人的茶是好茶,就是為人有些不地道。”

龔孝升並不得他的怪,因為他知道,作為朋友或作為親家,他對得住他。他裝著沒有理會他的意思說:“用卿兄,此話怎講。”

閻爾梅扛竹竿子進巷子,直來直去地說:“這不明擺著嗎,我的兒子,卻成了你的坐堂女婿,並且你一直瞞著老夫,你夠朋友嗎?”

龔孝升正想解釋,閻炅搶過話頭說:“父親,你還有意思責怪泰山大人,要不是他老人家搭救,奶娘、我和姐姐早就餓死街頭了。”

活該,有什麼葫蘆結什麼種,你閻爾梅是個二杆子,你兒子比你還二杆子,直接懟慫你,無需我龔孝升向你解釋。

閻爾梅自知虧欠兒女過多,炅兒的責備他並沒有往心裏去,他問:“炅兒,請你說說你們逃難後,你的嶽丈是怎樣搭救你們的。”

閻炅陷入了痛苦的回憶之中。

那年,閻爾梅變賣家財毀家抗清,閻炅的母親樊氏苦勸無果,她一氣之下撞死在自家的青石柱上。他抱著以死抗清的決心,委托奶娘帶著女兒閻秀和兒子閻炅逃難而去,並叮囑她們逃得越遠越好。

奶娘帶著他們,漫無目標,一路艱辛地逃難,當逃至河南駐馬店城內時,她們已是身無分文,奶娘隻好帶著姐弟沿街乞討。

也許是天意,正當他們走途無路時,恰逢閑賦在家的龔孝升從他娘仨身邊路過。

“老爺行行好吧,給點碎銀賣點東西給這小男娃充饑吧,否則他的小命就要餓死了。”

龔孝升見一個麵黃肌瘦丐婆拉著他的衣角不放。他回頭望著一個三四歲大耳朵男孩已經餓得奄奄一息,還有一個比男孩大兩三歲的女孩,連一句說話的語氣都沒有,隻是睜著大大的眼睛,可憐巴巴地望著他。

唉!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逃荒避亂者多如牛毛,餓死街頭的天天都有,我龔孝升愧為前朝進士,隻能盡一點綿薄之力。

龔孝升迅速從對麵的小早點攤上買來六七個饅頭和一大碗稀飯,正準備遞給丐婆,女孩見狀,就從他手中搶過饅頭,狼吞虎咽了起來。

龔孝升見丐婆餓得連碗都拿不住,卻不急於自己充饑,而是用湯匙一匙一匙地喂著小男孩。偉大的母愛發生了奇跡,不一會兒,小男孩“哇”地一聲大哭,接過丐婆的稀飯,“咕嚕,咕嚕”了一會兒,就將稀飯碗恬得幹幹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