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澎那邊已經發話了:“世子,不對吧!我雖然不知兵,可是也聽出了一點漏洞,要是真如世子所說的,蒙古應該享國萬年才對!怎麼會不到百年就滅亡了?你可不要告訴陶某,後來蒙古鐵騎都腐朽了,就是元朝末年真的腐朽了,那他們後來退回草原上以後,修養生息,不用幾十年又會變精銳的!怎麼後來再沒有那麼輝煌的武功?”
我一笑,早就會料到你會這麼問:“其實直到元朝滅亡,蒙古鐵騎仍是天下無敵的勁旅,之所以會打敗仗,很簡單,就是我上麵說的,再精銳的軍隊也需要一個不太笨的人領兵那!元朝末年,脫脫領兵的時候,無論是明太祖朱元璋,還是張士誠可都隻有吃鱉的份!要不是元朝皇帝昏庸,脫脫被罷免了兵權,朱元璋能不能活還不一定呢!脫脫死後,蒙古鐵騎被一些笨蛋領導,將領昏庸,隻知道吃喝玩樂,能不打敗仗嗎?
其實我說的不笨的人也很好解釋,隻有三個字“知進退”,一個將領隻要做到了,“領精兵,知進退”勉強也就可以算是一員名將了!”
陶澎還想反駁,那邊沉思的舒鐵雲一聽我的話,如醍醐灌頂,霍然開朗,困擾他多時的難題都迎刃而解!他霍然而起!大笑道:“世子高見,一語驚醒夢中人!好一個‘領精兵,知進退’道盡軍中三味!鐵雲不才,再加一語,‘偶出奇!’,作為將領隻要能做到‘領精兵,知進退,偶出奇!’這三項就可以成為名將,縱橫天下也不是什麼難事!”
我將‘偶出奇’三字反複念道,隻覺得簡練,奧妙,其味無窮!不由的讚道:“舒兄高見,盡得兵法奧妙,小弟佩服!”
舒鐵雲也是無比的舒暢,抱拳回禮道,“世子謙虛,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佩服二字,應該我向世子說才是,世子年不及弱冠就有這樣的見識,日後領兵,必定建立不世功業,鐵雲在這裏先向世子恭賀了!”
我確實十分佩服舒鐵雲的見識,連忙謙讓。兩個人互相恭維。
大概是我二人的話太肉麻了吧!陶澎受不了了,笑道:“本來我還以為就數我臉皮最厚的,今天一見,原來二位並不比我差嗎!不過就是九個字嗎?我看也是平平,尤其是這‘偶出奇’,我雖然不知兵
,也知道兵書上有‘出奇致勝’之說,想來,這出奇是勝利關鍵,偶出奇怎麼能行,應該是常出奇,次次出奇才對嗎!”
我得了舒鐵雲的三字箴言,心情大暢,連陶澎都順眼了不少,笑著解釋,“陶兄所言不對,自古以來,用兵以正合,以奇勝。並不是說勝利完全靠出奇,兩軍對壘最常用,最實用的還是堂堂之陣,集中兵力,以強淩弱才是正途!至於出奇致勝,以少擊多,就是因為難以取勝,才珍貴嗎!少有的幾次以弱勝強的戰例才會被廣為傳頌,搞到人人皆知。不懂兵法的人就認為,天天出奇製勝才是名將嗎!其實這是大大的錯誤,‘善騎者多折腿’,隻要是人難免會犯錯誤。要是那個人愚蠢到天天以少擊多,縱然是天才,能夠勝利幾次?隻要他失誤一次,就會一敗塗地,死無葬身之地的!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可不少!舒兄這‘偶出奇’真是得兵法之精髓,隻有用堂堂之陣,偶一出奇,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能‘偶出奇’者必為名將!”
既然我把舒鐵雲誇的這麼好,舒鐵雲也不好意思了,道:“世子過獎,其實世子說的‘知進退’,才是為將者應該牢牢記住的!要知道身為將領最難得,也是最需要的就是冷靜,‘泰山崩於前而不驚’,要是沒有這樣的修養,試想,戰場上血肉橫飛,局勢瞬息萬變,怎麼能夠準確的判斷敵情,作出正確的反應?反之,隻要頭腦冷靜,做到了知進退,該進攻的時候揮軍力戰,萬一敗局已定,能夠及時的領軍退出,保留實力,尋找機會再戰!這樣的人就可以說是名將了!當然要是能出奇製勝那就更了不得了!足以百戰不敗,縱橫天下了!”
還從來沒有人和我說的這麼投機,心中一熱,就要開口招攬。
沒有想到,舒鐵雲微微一笑,沒有讓我開口,道:“今天,我三人把酒言歡,實在是人生快事!世子的來意,我也猜到幾分,舒某鬥膽,請世子暫時不言,以免打擾我們的酒性!見諒,見諒!等大家盡興了再說不遲!”
驚訝!他竟然拒絕了我!是什麼原因呢。下一章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