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這東西,說的更明白一點,那是由一個又一個的人組成而來的。
而,想要進入一個新的圈子,那麼,若是沒有引薦人,那是非常困難的。
向北的軍列,呼哧呼哧的開動著。
車列中的王星瀾,臉上雖然沒有震撼,但,雙手微微顫抖的指頭,仍然是表示了藤原內心的不安,也的確,這件事情,放在誰身上,也不是件令人感到高興地好事情。
我,在家裏麵坐的好好地!
這,石原一通電話,把自己喊來不說,而且,還要把自己帶去北方?
難道是,這石原發現了自己的不對勁?
心中,閃過多種念頭,但,最終,王星瀾還是相信了自己。
“石原叔叔,這是去?”
疑惑浮上臉龐,藤原多了些為難麵容。
“嗬嗬,去青島!”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表達了石原的目的地,也為王星瀾解開了心中的疑惑。
隻是,他藤原,一個不是軍方,又不是官僚的人,去青島,又有啥子用呢?
石原,也看出了藤原的疑惑,輕聲解釋道。
“這一次去青島,一來,是讓你去旁聽旁聽這三方會談,畢竟,你在上海!”
這一解釋,倒是沒啥大毛病。
三方會談,說是三方,但,其包含的乃是日軍侵華戰爭開始後占領的所有土地,其,不僅,包括三方含納的華北,華東兩大日占區,還包括華南,甚至是西北以及東北等部分地區。
而,作為日占區最顯眼的大城市,滬市自然也逃不了三方會談帶來的影響。
但,說來說去,滬市的變化,王星瀾早就有所預料,甚至,已經為未來的滬市偽政府高層的變化已經做好了相當大的充足準備,簡稱,一軍一政:
如,將李群安插進入汪偽政府在華東地區,最大的特務機構——76號。
再比如,讓影佐默許,梁誌接著擔任未來汪偽政府的部長兼任滬市市長。
可以說,就算王星瀾不在青島,但通過梁誌,甚至是影佐,他王星瀾都能夠獲得青島會談的具體,要不然,他,王星瀾,又如何,能夠在三方會談開始前兩個月,就得知這會談會放在青島呢?
“二來嗎?是讓你,去認識認識人!”
很快,石原的第二句話便說出了口。
而,這句話,或許,才是石原真正親力親為帶藤原前往青島的真正理由——認識人!
什麼人?
值得,石原親自北上,甚至是,值得石原連通知都不事先通知自己?
麵對藤原小侄子的困惑,石原倒是沒先回答,而是講起了自己在陸軍軍官大學的往事。
“想起來,我剛剛進入大學的時候,那時候,才剛剛明治42年!”
任何一個近代列強的迅速崛起,其教育體係的先進,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二戰時期前,日本和德國,皆是如此,教育的普及,使得日德有了更多的人才資源可以投放在各個領域。
而,就單以日本為例,教育的普及,讓大量平民出身的日本人,有了進入社會中高層的機會,而,其中,軍事教育,又往往成為底層人民最喜歡的跨越階層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