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開書,腦袋寄存】
“青蟹跑的快,還是紅蟹跑的快?”
“當然是紅蟹跑的快。”
“錯,紅蟹跑的快。”
“為什麼?”
“因為紅蟹煮熟了,笨蛋!”
……
“黑雞厲害,還是白雞厲害?”
“白雞厲害。”
“錯,黑雞厲害!”
“為什麼?”
“黑雞可以生白蛋,但是白雞不可以生黑蛋。”
……
“木棍打頭疼,還是鐵棍打頭疼?”
“兩個都不痛,頭最痛。”
……
“如果小魚兒的生命隻剩下一炷香的時間,小魚兒想做什麼?”
“我要娶小仙女為妻。”
“那如果小仙女的生命隻剩下一炷香的時間,小魚兒想做什麼?”
“我要娶小仙女為妻。”
“一炷香夠了嗎?”
“對於我來說,已經足夠了。”
……
按下紅色按鈕,聲音畫麵戛然而止。
“唉,可惜了,隻剩個劇名。我的小仙女啊!”餘杭憤憤不平道。
是的,他叫餘杭,是本劇的男主。從小沒啥特點,除了吃喝玩樂,其餘一概不會,屬於混吃等死型。十八歲父母就直接將他掃地出門了。臨走之前,餘杭將父親枕頭下的八百塊錢順手收了起來。出來後,聽人說國外錢很好賺。於是他隻身前往……哦,不對,他本來就一個孤獨漢。
是的,他原本是打算去迪拜做乞丐,結果沒護照,沒身份證。於是偷渡去了東南亞地區,結果錢財被騙,順便被人口販子臨時騙去充人頭,賣到了伊拉克。做了幾個月黑工,後來被一些“好心人”解救出來,送到了大使館。由於敘利亞地緣政治衝突,餘杭被扭送至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至於為什麼大使館內會有電視機和影碟機,其實是餘杭從附近的友善之家蹭到的,其中剛好有一盤碟片叫——《小魚兒與花無缺》。
【ps:大使館被炸和碟片相差6年,然後這一段是劇情需要。但因為是小說,也就無所謂了,忽較真(๑><๑)】
由南斯拉夫通往蘇聯,再從蘇聯回國。因為剛好有一班由南斯拉夫到蘇聯再到國內的記者團,餘杭剛好搭個便車。
在當地時間(5月7日)下午六點,經過漫長的幾天,由船到火車,終於抵達了駐南斯拉夫大使館。
有著敘利亞那邊的消息,餘杭被接納進了大使館。並和記者團住在一起,以便一起回國。
經過一番交流,餘杭認識了新華通訊社記者邵雲環以及光明日報的一對名為許杏虎和朱穎的夫妻。
話語間,他們對餘杭這位來自祖國的偷渡客表示高興及勸慰。
到晚上,邵雲環依舊在忙碌她的報稿——《悲壯的貝爾格萊德》。而許杏虎夫妻以及諸多同誌,。都在用筆描繪著南斯拉夫人民的鬥爭與意誌
燈影婆娑,彎曲的身影下是筆尖的記憶。筆墨飛快地跑,緊接著文字筆直地刻在潔白的紙上。
一切都是靜悄悄的,隻剩下筆尖與紙的摩擦聲。
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響徹了整個貝爾格萊德,寧靜的夜晚變得沸騰起來。
“快!所有人放下手中的工作,丟掉所有的東西。趕緊以最快的速度前往防空洞,快快快!”沸騰的樓道間傳來了館長潘占林嘶吼的聲音。
喊叫聲,桌椅碰撞的聲音,奔跑聲混雜在一起。
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的餘杭迷糊不知怎麼辦,呆呆地站在原地。看著周圍的人越來越少,從自己身邊經過拍打喊叫,都沒回過神來。
迷糊的餘杭被邵雲環一把拉著跑向樓下,她手裏還緊握著今天的報稿。
轟鳴的飛機聲蓋過了防空警報,甚至聽到了有幾枚重物砸了下來。
聲音越來越近,破空聲也越來越大,沉重的聲音喚醒了餘杭,見自己拖累了邵雲環,開口道。
“邵姐,別管我,你快跑吧,我一個廢人,不值得!”
餘杭話音剛落,砰砰砰的三聲,大使館就陷於火海。
三枚炸彈接連掉入大使館中,火焰由炸彈爆炸的中心向四周蔓延。
在火焰中,他看見了邵雲環連忙護住手中的報稿,慢慢化為了灰燼。然後又看到了沒跑出去的許杏虎夫妻相互依偎在一起,護著那未出世的孩子。責任,希望,都在強烈的衝擊波和高溫中化為了火光。
貝爾格萊德如同那灰飛的紙燼一樣脆弱,但真相總會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