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大家的支持!!)
這個時代沒有電視、海報等宣傳工具,方華雖然是大同府鼎鼎有名的人物,但是見過他麵的並不多,大多數的平民百姓都不認識。因此,即便帶了五六個便衣親兵貼身保護,街麵上的人也僅僅以為是哪家的富貴子弟,並不會將方華與年輕有為的巡防營後路統領聯係在一起。方華也很清靜的沿著街道溜達起來,不時的進入幾家鋪麵問問價,購買些小物品。
沿著街麵逛了有一個多小時,基本上將大同府城主街上的店麵都看了一遍,此時臨近中午,走了這麼長的路也累了,方華便決定在外邊酒樓裏吃飯,不回府衙了。
八仙樓一直都是大同城西一家小有名氣的酒樓,一棟三層木質結構的小樓,四平八穩的坐落在主街的一個三岔路口處,正是一個交通樞紐的位置。來來往往的行人熙熙攘攘的,讓這家酒樓的生意十分興隆。
正好方華等人就在這附近,於是一行人大步流星的走進了酒樓裏。
酒樓大廳的客座都滿了,各色各樣的人都有,既有漢人,也有蒙古人。這點方華並不在意,雖然現在方華所部還在與蒙匪對峙著,但是大多數的蒙古人還是溫和樸素的,因此方華對他們並沒有什麼歧視,黃明誠就任大同主事時提出蒙漢通商,方華也是支持同意的。這條措施實施以來,前來大同府買賣貨物的蒙古人急劇增加,在街麵上可以看到好多蒙古人擺下的攤子,大多是賣蒙古刀、牛羊肉、蒙古馬、皮製品、奶製品等草原特產,賣掉後再購買內地的茶葉、布匹、草藥、鐵器、瓷器等蒙古緊缺的物品回去。也正是蒙漢通商這個舉措迅速的帶動了大同府的商業,現在前來大同的商人絡繹不絕。
這時酒樓的夥計見方華衣衫不錯,身後還帶著幾個隨從,趕緊迎上前來問道:“客官幾個人?大廳沒座了,樓上還有,您是要二樓的桌子,還是三樓的雅間啊?”
“就二樓的桌子吧,給我安排一個安靜點的座位。”就自己和幾個親兵,沒必要那麼浪費,方華隨意的說道。
夥計點了點頭,笑吟吟的說道:“好嘞,您樓上請,小的給您前邊帶路。”
跟著夥計來到了二樓,走到了靠窗的一個角落裏。桌子不大,方華就讓楊誌陪自己坐在一張桌子上,另外四個人坐了旁邊的一張桌子。
點完菜,方華打量了一下二樓的環境。這時二樓的桌子已經有一多半被占了,杯盤狼藉、觥籌交錯、熱鬧非凡。距離方華最近的一張桌子上坐了四個蒙古漢子,正津津有味的吃著飯。
方華掃了一眼就離開了,沒有覺得有什麼奇怪的。不過同樣觀察周圍情況的楊誌見到那四人卻是臉色微微一變,手也不由自主的放在了腰間,兩把駁殼槍別在他的腰部。
“大人,那四個蒙古人有問題。”楊誌小聲的說道。
方華聞言裝作不經意的再次打量了一遍,隻是覺得四人長得很是健壯,與其他人相比沉默了些,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古怪的。於是方華悄悄的問道:“你看出什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