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衝到這兒打了個大灣,昏頭轉向之後稍做停頓,又看清了大海的方向,便緩慢地往東而去。王賀帶著族人來到此地“此地北方百裏曾經是沙麓山舊址。有讖語說,此山一倒500年後有聖女出。生活在這窮兵黷武的漢武帝時代,經我王賀手裏活命的人何止萬計。人說活人一千,後世當興旺。沙麓山倒塌到今已有400年,我的第四代活躍在世上時正好500年。沙麓山讖語聖人的出現是預言我們王家的麼?”,這一年,王賀的三世孫女王政君成為皇後。而四世曾孫新室王莽已有八歲,在當地有小大人之美讚。
當地土著透露:王賀遷家來到此地是被免職的,而不是朝廷人所說的“主動辭官,遷徒走向他鄉”。王賀說“朝廷大臣之所以這樣解釋,是講給那些想辭官,又猶豫不決的當官人聽的。”,我眼裏的劉徹,是同秦始皇打了個平手的暴君皇帝。做為劉徹派出的朝廷命官,他擁有殺地方大臣的權力。劉徹的橫征暴斂,弄得天下都是盜賊。王賀巡視的地方,不殺盜,抓捕之後好生安慰“饑荒把你們變成土匪,救濟糧一到,你們就得得聽我的令就地解散”。到了衙門裏,有愧的縣令,郡長,王賀不是責怪,而是安慰在前。“隻要你們能夠穩住難民,不是向壞的方向發展,一律不追究責任。即便是追究責任,也不能簡單粗暴做殺頭處分。”。深得民心的王賀卻得罪了朝廷的小人。他被人告發了。沒有了繡衣使者身份王賀的,反倒感到有鳥飛入林的歸屬之感。
王賀到此地後來被稱為王家莊。當時的他不過三十剛出頭。兒子王禁與王弘聰明可愛,把王賀的生活照得一片好光明。
王莽上學前的第一天見到的,就是活在牌位上的王賀。畫像下方有字“元城誘衣禦史諱名賀”,如今捧為一世祖。王莽仰著頭問族長“元城是什麼意思。從詞句上看,應該是地名吧?”族長驚訝王莽的聰明,他還沒有開口,王莽的問題又來了“誘衣禦史,是不是官名?爸爸告訴我,他的爺爺曾經在常安城做過官。我看曾祖父的賀字之前的誘衣禦史,結合那故事就猜想,那四個字一定是官名”
族長王弘當即叫來廟管“捉那隻白公雞,獎給這位小朋友。他把我要介紹給他的知識都脫口秀般地說了出來。這小子前途無量,今後會是我們王氏的驕傲。”,祖廟裏每天都有王氏宗族之人來獻祭。族長與廟管協商,在月中隻收一隻獻祭的公雞。把這個做為祖廟裏的獎品。以獎勵學堂裏的後生。王莽上學來到祖廟的第一天就得到獎勵,令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驚訝,交口稱讚。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這句,讓族長驚訝得合不上嘴巴。“誘衣禦史算不上什麼,總有那麼一天,我會把誘衣禦者四個字變成一個王字。”
“加個王字?我們姓王,名字前麵本來就有個王字。”
“我說的王不是你說的王。我說的王是爵位。是六國時代的諸侯王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