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遝紙張被回形針扣著,分成了幾份,上麵寫著投資合同書。
江臨風把文件依次分發給幾人,“你們看下,有什麼意見可以說。”
給投資合同一來是防止他們後麵不肯拿收益的錢,二來就是幾人都是國家公務人員,對以後財產來源能有說服力。
“期貨我知道,但是期貨的風險太大,不是專業人很難獲利。”
幾人中年紀最大是任曉新也才32歲,年輕又在政府部門工作,學曆都不會低。
期貨是什麼都懂,隻是玩期貨他們不在行,很多玩期貨一夜暴富,更多是傾家蕩產消息。
專業尚且會一敗塗地,他們業餘玩家就更別說。
“我有內部消息,這次一定能賺錢。”
江臨風當然不可能說出真正的原因,隻是隨便找了個借口搪塞幾人。
“要多少?”
“越多越好,沒有你們可以找親戚借。”
“臨風...鎮長把手裏的錢投出去就可以,借錢搞期貨太冒險。”
雖然說有內幕消息,文柔還是很擔憂,在坐幾人都是以江臨風為核心的團隊,賺錢大家自然開心,要是借錢虧本大家鬧得不愉快以後工作就很難開展。
江臨風自然知道文柔的擔心,“當然這些都是自願原則,你們投多少都行。”
任曉新雙手抓著合同皺眉思索,“江鎮什麼內幕消息,可靠嗎?”
“粳米期貨。”
“南方大米現貨價格已經開始上漲,將會帶動粳米價格上漲。”
萬山縣就處南方,大米是有小幅度的上漲,都在人們預期,很正常,可是就憑微弱的價格波動很難讓人相信粳米會有大動作。
“放心,價格還會繼續上漲,澇旱自然災害會進一步加快粳米價格的上揚。”
“南澇北旱是常有發生,如果真能有確切消息是會影響米價,關鍵消息準確嗎?”
也不怪任曉新懷疑,江臨風很少外出,大部分時間在閉塞的小鎮,哪裏能獲取這麼詳細的消息。
“消息是我哥無意中透露出來的。”
無奈,江臨風隻好撒個謊,反正他們也不可能去向他哥求證。
“原來是江縣的消息。”
任曉新舒展了眉頭,其餘幾人也鬆了口氣。
蔣曉風作為一個縣長能得到一些內幕消息不奇怪,何況江家還不能算傳統意義的官宦世家,有很多族人都下海經商,在商海有不小能量,消息渠道也多。
“既然縣長有消息,那我們把錢借給你,不要算什麼投資。”
“說多少就行,也算我借給你。”
.....
文柔也跟著附和。
這也是江臨風的預料之中,也是帶著合同來的原因,
“大家把合同帶回去,最終你們能借到多少,就在合同書上寫出相應數字就可以。”
“我對錢沒有興趣,最主要是帶兄弟們賺點錢,貼補家用,要算借那我就沒有必要做這事。”
幾人聽到這‘神奇’言論都是一愣,除了文柔大家心中都驚奇,“你是有多有錢,富有到多錢沒興趣。”
不過這話在文柔聽來,江臨風的形象一下又拔高不少,本來優秀如他又增加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品質。
江臨風不是裝也是不品質高,在過後的幾十年,機會多如牛毛,股市,網絡,地產等等隻要他想隨時就可成為億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