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如此就明白了,計策是即時才效果最大,時間長了就有可能被識破,從而反被利用成了弱點,隻能臨陣決斷為上。
我點頭同意,“可以,那麼就按軍師計策實行,具體出現意外的話,還是要靠軍師謀劃對策,本將自當采納。”
“多謝主公信任。”沮授眼睛一亮行禮感激。
“好,那麼我等還是再來問使者一些具體的情況,看看有什麼蛛絲馬跡可以抓住。”
於是就把一旁的簡雍叫過來問話,本來我方在慶祝,而簡雍正在苦惱,自然是氣氛不對,一個人在生悶氣,喝著悶酒,聽到了我的邀請,自然立即前來。
簡雍拱手行禮,“呂將軍還有什麼吩咐。”
“我與軍師商量了出兵後的問題,但是,還要了解一下,袁紹的具體情報,比如其大軍分布,紮營的情況,士氣,或者其他各種情報,我軍到時可以預做些準備;請簡先生詳細說明。”
簡雍大喜,說明我方援助十分得力,“可以,袁紹初始大軍八萬,圍城之後,大帳設在東門外。”
沮授立即追問,“哦,東門外,這麼說來,袁紹甚是堅決,看來其對奪下平原城很有把握。”
我疑惑道,這個有什麼關係,“這是為何?”
“主公,若是袁紹欲快速渡過大河,那麼肯定要把大營設在南門外,這樣更加的接近大河,但其卻設在了東門外,說明其想的最重要的不是退路,那麼就隻有攻下城池一條路了,故此推測。”
我恍然,“沮先生此言有理。”其餘幾人也是點頭。
簡雍繼續說道,“敵方斥候分布較廣,主要是向北比較積極,其次就是東西兩個方向,但南方則相對薄弱,吾就是先從南門出城後繞個圈才往北走來到信都的。”
“哦,看來我軍不可從北麵直接救援了,若被發現,恐會打草驚蛇,十分不利。”
這條也是十分重要,果然有些細節決定成敗。
“其他的就是感覺袁紹手下將軍太少,隻有十餘位,覺得不可思議。我軍隻有一萬,都有二位大將,可他八萬大軍,少說也要有十六位將軍才算合理,吾與主公等始終想不明白,實在不可能,所以始終保持警惕,防止袁紹來偷襲。”
這個麼不好明說,反正袁紹被坑的太苦,本來有接近三十個將,現在隻有十個了,而且是二流的,估計袁紹夜裏都要氣醒。
“這個麼,無所謂,還有其他的麼?”我感緊岔開話題。
“其他就沒什麼特別的了。”簡雍思索一會,搖了搖頭。
“好吧,這些已經有了很大的幫助了,對明日的行軍很有利。亦對計策的使用大有幫助。如此多謝了。明日就要請先生帶路了,從而繞開敵方斥候封鎖的區域,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呂將軍嚴重了,這是應該的。”
“如此,明日早晨出兵。”
宴會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