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確實如此,關係也隻是一麵之緣,沒有好到不顧一切的地步,能答應出兵已經是不錯了。
簡雍無奈,隻有點頭,“如此就多謝將軍大恩,吾主必有厚報。”
這個是場麵話,總要感謝一下。
我立時有了想法,“劉太守也是信人,本將自然是相信使者之言,厚報麼,就等到救出劉太守再說吧。”
嘿嘿,真所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算有點收獲。
簡雍稍顯錯愕,立即回神,隻有硬著頭皮答應了,“吾主必定信守承諾,將軍放心。”
“如此,就開始宴會。”
我示意親兵開始布置會場,晚宴開始。
對於一場勝利,眾將都是興奮的,自然會場內杯光交錯,氣氛熱烈。
“主公,為了這次勝利,吾典韋先敬一杯。”
“好,吾亦敬各位將軍,本帥能得到諸位傾心相助,深為感激,來,幹。”
於是眾人都上前來敬酒,我自然是酒到杯幹。
敬酒期間當然還要勉勵幾句,張遼、徐晃、太史慈三位可以做方麵的軍將自然是重點,有許多的戰略是要提前和三人交代的,主要是為了戰略的領悟,從而做好配合,這樣的帥才是越多越好。
眾位中被任命為郡守的將軍,基本都是最早跟隨的原八將等親信,但是他們的能力稍差,無法作為方麵獨立領兵,今後不太可能得到高位,自然放到各郡做防守,最大的發揮他們才能,再者,這些人忠心度高,可以放心的幫助控製各郡,而且在後方比較安全,憑著這些功勞,以後爵位上已經有了保障,至少也是勳貴,也就算是世代綁在了帝國的戰車上了,自然是帝國的支柱。
其餘諸將麼,都是要隨軍出征的,自然獲取功勞的機會更大,也要暗中鼓勵,表示重視,積極關心,特別是典韋、趙雲、許褚、張合四個大將年齡過了二十,以後可以大用,而魏延、李嚴、陳到三人隻是年齡太小,還不到二十,不可冒然給予高位,算是磨練了,這些將領能力強大,自然更重視。
剩下的幾個如華雄、於毒、胡車兒、周倉、眭固,武力達到二流,隻能作為勇將做為補充,目前還是帶在身邊,今後資曆上來後,關係加強後徹底融入,忠心得到提高,也可以作為郡守的人選。而李蒙、白繞、陶升三將則調回信都,處理同上。
文臣方麵,辛評、辛毗、閔純、李曆,四人乃是投降的,隻有辛毗能力還有提升的空間,可以重用,其餘三人一般,但目前人才不足,作為副手還是不錯的,文士自然是要積極拉攏的,要乘早收心,再者麼,我對韓馥也算仁至義盡,對家眷也算優厚,幾杯酒下來,也是立即升溫,再勉勵幾句;亂世武將易得,謀士難尋,那是因為這些智力高的人才有自己的主見,你不給他們看到實力與希望,很難得到忠心,所以適當交代一下我方的強大的實力,增加幾人的信心,防止出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尷尬。
另外立即把韓浩、王象、崔林調來信都,補充內政人才的不足。
最後就是四位王佐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