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許攸再次到來,要求放回另外三將,我爽快的答應了。
又觀察一天,沒有意外,於是全軍發往信都。於第兩天下午到達城下。
城南一座大營已經建立,張遼攜荀攸、侯成、宋憲、成廉、郝萌、胡車兒、周倉排成一列,營外恭迎。
“參見主公,”眾人行禮。
“免禮,”我立即下馬,上前扶起,攜手進入營帳,坐在了主位。諸將列隊站好,三位軍師在我的身旁。
“文遠,這幾天,韓馥有沒有什麼異動啊。”
“主公,韓馥曾出城一次與我軍交戰,但是被擊退後,就一直龜縮不出了。”張遼拱手說。
“哦,他韓馥膽子不小嘛,上次的虧還沒有吃夠?”我笑著說。
“據吾估計,可能是看我部兵力少,隻有四萬,而且騎兵隻有五千,所以大著膽子來攻,想取得一場勝利,大概是這個原因。”張遼摸著胡須分析。
“恩,是這個道理。有何戰果?”繼續問此戰情況。
“敵軍一萬防守城池,出動五萬,由大將耿武率領,趙浮、程奐為輔;我軍針鋒相對,三萬五千步兵分成三個軍陣,采取防守戰術,麵對麵近距離交戰,五千騎兵遊走四周,起到牽製的作用;雙方交戰一個時辰,互有損傷,我軍損失五千,敵損失一萬;主要是敵方新兵多,戰力不強,故損失大些,但我軍主要是防守,也未追擊。基本情況就是如此。”
“恩,就是說城裏隻有五萬了,而我軍目前已經有了十萬大軍,是敵兩倍,步騎各半,已經是絕對上風。”
“確實如此,所以韓馥就更不可能出城來戰了,隻有死守一途。”
“好吧,今天就先休息,明日再開始攻城,文遠,準備的投石車已經有多少,明日乃是主力啊。”這個是要先問清楚。
“自從到達城下已經五天,事情倉促,裝備處已經積極準備了,已有了一百架。”張遼回到。
“恩,數量已經足夠,不過炮彈是怎麼準備的,積累了多少。”
投石車是一種遠程武器,是利用杠杆原理發明,長端有皮套、木筐或鍋狀物用來裝載炮彈,短端係上一個重物代替人力,把這個重物抬高固定,相當於有了一個超大的勢能,放開機關,重物落地,帶動炮彈發射出去,所以射程極遠,至少在一百步以上,改造過後,最遠可以在三百步以上,是相當恐怖的,弓箭是無法比擬的,在三國時代比較有名的就是曹操的霹靂車;
而其投擲的一般是石塊,但是有我,比較了解拋物線原理,又正好改造了陶瓷,於是就相應的想到了,可以燒製簡易的表麵堅硬的球形磚彈,或者在甕中加土再密封,總之是為了使炮彈的重量能夠相對的標準,分成數個不同等級,就可以控製炮彈的落點的遠近,從而可以比較準確的攻擊到固定的目標;古代數學還沒有到這個層次,雖然基本的道理一講就懂,除非靠熟能生巧的死辦法,所以一般是很難學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