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十一年冬,雪虐風饕,冰封雪蓋。
那風是那般急,那雪是那般大,似有一番“撒鹽空中差可擬”的味道了。
冬風凜冽,無情地鞭打著每一寸土地。
大雪紛飛,雪花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樣肆意地在空中飛舞,不一會就覆蓋了整片大地,萬物潛藏,白茫茫的,好不幹淨。似乎是老天也在急切地想著掩蓋些什麼。
“瑞雪紛紛兆豐年,恰似瓊花飛滿天”,這對於梓旭國的農民來講可是個好兆頭,百姓們躲在家裏與家人閑聊,其樂融融,靜待雪停……
待到雪停後,孩童們便會從家裏“魚貫而出”,爭先恐後地出門掃雪堆雪人、打雪仗、放鞭炮……
有情致的士人在家中,火爐裏燒些炭火,喊兩三好友,幾人圍坐對飲,喝杯熱酒,嚐口熱湯,題詩繪畫,共賞美景,豈不妙哉……
牆角的梅花,經曆過這一番寒徹骨,早已有了那撲鼻香,暗香緩緩來……
而危機往往爆發在這種看似平靜的時候,就在這個冬天,京城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平時名不見經傳的芝麻小官林雲縉竟能憑那“一紙空文”,引帝大怒,廢後滅族,一夕之間,年氏樹倒猢猻散.……
新年伊始,本是全家團圓的好日子,沒承想京中巨變,那廣受時人尊崇的年氏一族竟落的這個下場,實在是令人唏噓。
要知如今這君仲瑜能夠坐擁天下,年氏一族功不可沒。
這年家世代將門,曾立下過無數赫赫戰功,是京城百姓爭相稱頌的名門望族。
年氏之女年九韶,字蕙珝,亦是這九州共主君仲瑜之妻也。
這君仲瑜是在與年九韶聯姻後,和年氏聯手奪得帝位,平戰亂,統一天下。
那一年便是永嘉元年。
君仲瑜與年九韶一度成為民間佳話,金童玉女,望衡對宇。
在君仲瑜一統天下,坐擁江山後十一年,江山的根基逐漸穩定。民間皆以為這年氏是押對了寶,日後便是蒸蒸日上,重現過去榮光,可又有誰能想到,那發妻君年氏與其母族年氏竟然落了這麼個下場。真是兔死狗烹。
廢後年氏最終以一丈白綾了解餘生,罪臣年氏滿門抄斬,甚至牽連了遠親。
實在是叫人唏噓啊……
君仲瑜所為之事,是向天下人宣告了——君氏除世家之心的決絕。
過去以入世家為榮,如今身在世家的大多都是一副惶惶不可終日的樣子。
年氏是開頭,絕不會是結尾……
這個冬天注定難熬。
君仲瑜的行為令世人大驚,也讓他們大喜,似乎君仲瑜真的想要平寒門世家之別。
不久之後,自君仲瑜滅了年氏一族,收複了年將軍手裏的兵權後,朝廷高官便經曆一次“大洗牌”,而其餘世家也悉數走了年氏的老路,君仲瑜不顧往日情分,似乎鐵了心要為那些出身寒門卻真正抱有真才實幹之輩掃清入仕道路。
大雪仍然是下個不停,如今,外邊地上的雪已經很厚很厚了。
可是盛極必衰,隻要待到豔陽天,雪消冰釋,不管前邊是堆了多厚的雪與多堅硬的冰棱,最終隻能化成積水……
世家與皇室平分天下,掌握朝廷用人,中央與地方行政效率低下,世家勢力逐漸地壯大勢必會威脅皇權。
世家的毀滅是必然的,不過隻是早晚的問題。而上流社會的變動,尋常百姓無暇顧及。隻要不發動戰爭,能做到不擾民,對這些事百姓自然是不在意,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曆史的車輪從來不會為任何人所推下,無情地碾壓每一個當局者。
……
太康三年春四月,天陰沉沉的,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
這年家小女年九韶從小身弱,為加強體魄,調養身心,需要好好鍛煉,修身養性。這一次是與其兄年七影外出,幾人共赴玉華山拜訪他的師父宣寂雨,討教強身之法,幾人剛過完年沒幾天,就快馬加鞭趕到玉華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