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京T3航站樓。
六個小時的飛機剛一落地甘州,同城快遞的車鑰匙就送到了機場出站口。
跑腿小哥舉著牌子接機,白紙黑字,“林宜 長途租車”。
在飛機上,她臨時決定自駕尕沙,於是就從某程APP上租了一輛日產SUV。
“滴、滴”,車子解鎖。
林宜把三個行李扔進後備箱,今晚她要從機場自駕到尕沙。
租的車子半新不舊,黑色車身上還有幾塊不怎麼明顯的剮蹭,林宜也不怎麼在意,能開就行。
從機場到尕沙370公裏,沿著216國道一路西行,乘坐五小時的車程穿過帕米拉草原,再經過日喀則邊防檢查站,翻過日喀則地區的界山,才能到達尕沙自治區。
尕沙是書中記載,藏傳佛教起源的地方,被稱做藏傳佛教的寶珠。
高速服務站,給車子加滿油。
林宜在這空檔下車,靠在服務站的便利店門口,抽根煙。
她先天條件極好,長腿細腰,穿的極簡風也像是在穿秀場大牌高定,黑色墨鏡擋住她半張臉,隻露出尖尖的下頜,和飽滿的紅唇。煙霧從唇齒溢出,風情萬種又帶著拒人於千裏的疏離感。
過路的貨車司機,忍不住探出車窗對她吹口哨:“美女,一個人去哪啊?”
她眼皮都不抬,視若無物。
司機不死心,又故意按響喇叭,嬉皮笑臉的搭訕:“美女,這麼高冷,說個話啊。”
煙頭掐滅,拔下油槍,長腿半彎坐到主駕駛位,林宜似笑非笑的對著大貨車司機留下國際通用手勢。
一腳油門,速度直接140碼,把氣急敗壞的大貨車司機遠遠甩在身後。
行駛在前往尕沙的公路是盤旋往上的,海拔攀升空氣變得稀薄,道路兩邊的房屋從多變少,越靠近伽貢雪山人跡越罕至,越過3110米的界山,一片如同藍寶石美麗的湖泊,鑲嵌在草原之中,湖泊周圍是駐紮的牧羊人和白色的蒙古包,成群的牛羊低頭吃草。
車窗外是與徽京完全不同的風景,林宜單手握方向盤,把窗戶搖下來,貪婪地看著眼前的景色。
藍天、白雲和一望無際的草原,跟電腦裏windows開機界麵一模一樣。
車載電台播放的當地的音樂頻道。
說著普通話的電台主持人,和聽眾電話談心,聽眾斷斷續續地講述自己的愛情最開始相識的故事,和女友最近的爭吵過程,主持人耐心勸慰他,然後是點歌環節,哈薩克語、蒙語歌曲串燒。
跟春晚聯歡晚會一樣聒噪。
大腦裏的語言係統跟著不停轉換,林宜聽得頭疼,索性直接關上,落個清淨。
這次來尕沙,是局裏安排的任務。
按道理,甘州文物處新挖掘的考古項目實地考察,是要讓局裏新人上,可是今年的新人是尊領導家裏留學歸來的海歸大佛,上頭有人。
甘州項目又苦又累,一去兩三個月也有可能是一兩年,甘州地處偏遠,想回家可能都要打申請報告,整個文物局根本沒人願意過來。
林宜剛從北疆調研回來,都沒來得及休息,現在因為局長一句話,就要馬不停蹄地過來接項目。
跟了四年的小助理氣的要替她打抱不平:“哪有把人當牛使得!他們就是欺負我們部門沒人,憑什麼啊!我們也是正兒八經考進來的!”
林宜她所屬的部門是徽京曆史文獻文物修複部,部門有著上千平米的書架圖書庫,整個文獻部共計799820本珍貴古籍存放,它們是全人類智慧的結晶,文獻部的職能,就是把書庫裏所有的古籍都經過普查、鑒定、存藏。
除了成立之初,有很多人爭相調崗報考這個部門,後來,因為太過艱苦,又沒有什麼油水,整個部門日漸勢微,幾乎沒有人願意調崗來到這裏。
加上林宜,隻有四個人在這裏就職。
部門資曆最老的宗英主任總是安慰大家說:“四個精英勝過四十個草包。咱們寥寥數人的文獻修複團隊,就能支撐起徽京千年文化書籍的守護職責。”
有人願意給機會,她就要堂堂正正的去接,她很清楚這次甘州的項目雖然看起來很苦,但是不見得沒有收獲。
她仔細翻閱了甘州文物處遞交的尕沙“香巴拉佛國”遺址考古申項目請文件,考古人員,在實地走訪發現了一幅殘存的經變畫,佛經記載的香巴拉佛國淨土可能就在甘州尕沙。
這個國度曾經一直以為隻出現在佛經神話裏,可如果能找到《時輪經》下半部和大量壁畫、文物佐證,也許真的能證明徽京曆史上香巴拉國度真實存在過,隻是地殼運動把這個璀璨的國度吞沒。